金相玉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例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37回:“左首八字,是‘天上神仙,金相玉质’;右首八字,是‘女中豪杰,说礼明诗’。”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xiàng yù zhì
注音ㄐ一ㄣ ㄒ一ㄤˋ ㄩˋ ㄓˋ
繁体金相玉質
感情金相玉质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人相貌品质都美。
近义词金相玉映
英语noted for nobility of characte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金相玉质:成语的语文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个非常优美且富有深意的成语——“金相玉质”。这个成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接下来,我将从字面意义、引申含义以及实际运用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个成语。
---
### 一、字面意义:黄金为表,美玉为里
首先,我们来看“金相玉质”这四个字。“金”指的是金属,尤其是黄金,象征着高贵与辉煌;“玉”则是中国传统中极具代表性的珍贵材料,它温润剔透,被赋予了纯洁、高雅的寓意。“相”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外表或外貌,“质”则指内在的本质或品质。因此,从字面上看,“金相玉质”的意思就是“外如黄金般耀眼,内如美玉般纯净”。
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一种内外兼修的美好形象。就像一件工艺品,不仅表面光鲜亮丽,内部也精雕细琢,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
---
### 二、引申含义:才德兼备,表里如一
然而,“金相玉质”并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赞美,更进一步地,它被用来形容人的品格和修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一成语经常用于称赞那些既有卓越才华,又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换句话说,这样的人不仅外表出众(比如仪表堂堂、风度翩翩),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善良、正直,拥有令人钦佩的精神世界。
例如,在《楚辞·九章·涉江》中有这样的句子:“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金相玉质,委弃于泥涂兮。”这里屈原用“金相玉质”比喻自己虽有高尚的品德和非凡的才能,但却遭到世俗的冷落和埋没。由此可见,这一成语承载了一种理想化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完美人格的向往。
---
### 三、实际运用:语言中的点睛之笔
那么,“金相玉质”在现代汉语中该如何使用呢?尽管它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表达,但偶尔出现在文章或演讲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
1. **描写人物**
在写人时,可以用“金相玉质”来形容那些内外兼修的人物形象。例如:“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学识渊博,谈吐优雅,堪称‘金相玉质’。”
2. **评价事物**
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艺术品或自然景观,强调其既美观又富有内涵。例如:“这座园林设计精巧,布局和谐,真可谓‘金相玉质’的艺术杰作。”
3. **抒发感慨**
当我们感叹某种遗憾时,也可以借用“金相玉质”来增强情感力度。例如:“如此优秀的青年才俊,却因种种原因未能施展抱负,实在令人惋惜,真是‘金相玉质’却被埋没啊!”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相玉质”带有一定的古典韵味,使用时要避免过于随意,以免显得突兀。此外,它的语境通常偏正式或庄重,适合在文学创作、评论性文章或正式场合中使用。
---
### 四、总结:追求完美的精神象征
总的来说,“金相玉质”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是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高度概括,更是对人类理想人格的一种颂扬。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很难做到完全的“金相玉质”,但至少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努力向这一目标靠近。
希望大家在了解了“金相玉质”的背后故事后,能够更加欣赏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金相玉质”之美!
谢谢大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人面兽心(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出头露面(意思解释)
- 牝鸡司晨(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徇私舞弊(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诸如此类(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沉鱼落雁(意思解释)
- 脸黄肌瘦(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金相玉质的意思解释、金相玉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轻歌曼舞 | 轻:轻快;慢:体态柔美。轻松愉快的音乐;加上柔和的舞蹈。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皮开肉绽 | 绽:裂开。皮肉都裂开。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