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度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金针:指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度:通“渡”;越过;引申为传授。把金针给人。比喻把某种技艺的秘法、诀窍传授给别人。
出处元 金好问《论诗》诗:“鸳鸯绣了不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例子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鲁迅《集外集拾遗 怀旧》)
基础信息
拼音jīn zhēn dù rén
注音ㄐ一ㄣ ㄓㄣ ㄉㄨˋ ㄖㄣˊ
繁体金針度人
正音“度”,不能读作“duó”。
感情金针度人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把高超的技艺传授给别人。
辨形“针”,不能写作“真”。
近义词诲人不倦
英语teach others a knack of the trad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金针度人》:授人以渔的艺术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中,《金针度人》是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成语字面意思为用金针给人,但实际上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想。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一、成语来源
《金针度人》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宋朝释道原的《景德传灯录》卷十三:“因我得眼,因眼得心,如人以手,引之令去。若能如是,便知金针度人。”这里的“金针”比喻技艺或方法,“度人”则是指传授给别人。因此,整个成语的意思就是将技艺或方法传授给他人,使他人也能掌握这种能力。
二、成语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掌握了某种技能或者知识,却不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生怕别人超越自己。然而,这种行为显然是自私且短视的。而《金针度人》恰恰强调了传授知识的重要性。它不仅鼓励人们无私地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智慧,还倡导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人成长,共同进步。
三、成语应用
1. 在教育领域中,教师应当具备《金针度人》的精神。他们不仅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真正地掌握学习的方法,成为自主学习者。
2. 对于企业而言,领导者应该注重培养团队成员的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分享会等形式,让员工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体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3. 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志愿者们也应秉承《金针度人》的理念。他们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层面上引导受助者自立自强。通过传授实用技能,让他们有能力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
四、结语
总之,《金针度人》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互助精神,更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价值观。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发展,都需要更多像“金针”一样宝贵的资源被传递下去。只有当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无私地奉献自己的力量时,我们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壮气吞牛(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子继父业(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金针度人的意思解释、金针度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可多得 | 得:得到;获得。不能得到很多。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 |
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绰有余裕 | 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后也指能力、财力足够而有剩余。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艺作品形象生动;内容充实。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无影无踪 |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
祝哽祝噎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