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促不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例子只见文老爷会在那里,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很觉得局促不安。(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三回)
基础信息
拼音jú cù bù ān
注音ㄐㄨˊ ㄘㄨˋ ㄅㄨˋ ㄢ
繁体侷促不安
正音“促”,不能读作“cǔ”。
感情局促不安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形容举止拘束,心中不安。
辨形“促”,不能写作“足”。
辨析局促不安和“忐忑不安”;都包含“心中不安”的意思。但“忐忑不安”指心神极为不安;常形容紧张、惊慌或担扰的心情;局促不安指心神不安外;还指举止拘谨不自然。常形容紧张、惊讶的神态。
近义词忐忑不安、坐立不安
反义词无拘无束、落落大方
英语like a cat on hot bricks(hot under the collar)
俄语не находить себе места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当我们谈论成语时,往往是在探讨汉语中那些经过岁月沉淀,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瑰宝。每一个成语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故事、一种智慧或是某种哲理。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个颇为生动形象的成语——“局促不安”。
首先,“局促不安”这个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局促”和“不安”。我们先来看“局促”一词。“局促”在古代汉语中多用来形容空间狭小、不够宽敞的状态。比如,我们可能会说一个小房间“局促”,意味着这里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人自由地活动。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局促”的含义有所扩展,除了表示空间上的狭小之外,还常常用来形容人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即感到拘束、不自在。
而“不安”则更容易理解了,它直接表达了人内心的不平静或焦虑情绪。当我们说一个人“不安”时,通常是指这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心神不定、坐立难安。
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局促不安”就形象地描绘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处在某种让他感到不自在的环境中,可能是因为空间狭小,也可能是因为某种社交场合的压力,总之,他感到自己无法放松,内心充满了紧张与不安。
这样的感受,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体验。比如,在一次重要的面试中,面对考官的提问,你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的回答不够完美而感到局促不安;或者在一场大型聚会中,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面对众多陌生人,你也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种心理状态,是人们在面对压力或挑战时的一种自然反应。
了解了“局促不安”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或他人的情绪状态。例如,当你的朋友告诉你她即将参加一个重要会议,但又非常紧张时,你可以说:“听上去你有点局促不安啊。”这不仅能够表达出你的关心,还能让对方感受到你对她情绪的理解和支持。
成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加细腻地感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希望通过对“局促不安”的学习,你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汉语的魅力,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这些宝贵的成语资源。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自暴自弃(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前脚后脚(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老牛舐犊(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辞喻横生(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局促不安的意思解释、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
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对牛弹琴 | ①比喻对蠢人谈论高深的道理;白费口舌(主要讥笑听话的人听不出所以)。②比喻说话时不看对象(主要讥讽说话的人);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指手画脚 | 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
难割难分 |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