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ébiānshī

掘墓鞭尸



掘墓鞭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挖开坟墓,鞭打尸体。形容凶恶或仇恨很深。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力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例子他干掘墓鞭尸的事情不得人心


基础信息

拼音jué mù biān shī

注音ㄐㄩㄝˊ ㄇㄨˋ ㄅ一ㄢ ㄕ

感情掘墓鞭尸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仇恨很深。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掘墓鞭尸:一场跨越千年的复仇》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往往因深仇大恨而心生怨念,这种怨念有时会演变成令人不寒而栗的行为。而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中,“掘墓鞭尸”便是这样一种极端行为的象征。 “掘墓鞭尸”,字面意思就是挖掘坟墓,鞭打尸体。它最初源于春秋时期楚国的一段历史。当时,楚平王宠信费无忌,费无忌为了自己的利益,设计陷害了太子建,并最终导致太子建被杀。太子建的儿子伍子胥为了报仇雪恨,在逃亡途中历经艰辛,最终投奔了吴国。后来,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攻破楚国都城,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鞭打了他的尸体,以报杀父之仇。这一事件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掘墓鞭尸”的典故。 “掘墓鞭尸”不仅是一种极端的复仇方式,更体现了人性中的仇恨与报复心理。在古代社会,这种行为被视为一种极端的复仇手段,因为它突破了传统道德和礼仪的界限。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我们已经不再提倡或认可这种行为,因为这样的做法不仅违反了法律,也严重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掘墓鞭尸”也可以看作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它提醒我们,即使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坚守正义和宽容,而不是陷入无尽的仇恨循环。 “掘墓鞭尸”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处理冲突、宽恕与复仇之间关系的重要思考。

掘墓鞭尸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掘墓鞭尸的意思解释、掘墓鞭尸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组词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芒刺在背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安适如常 平安舒适像正常情况一样。
手下留情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黄台之瓜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柳暗花明又一村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费尽心机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人心归向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角巾素服
倦鸟知还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龙争虎斗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理直气壮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地丑德齐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千家万户 众多人家。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了如指掌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别有用心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