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骨牵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才华遭到抑制。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大行,蹄申膝折。”
例子悠悠人世,本少知音,骏骨牵盐,玄文覆酱。清·袁枚《与汪可舟书》
基础信息
拼音jùn gǔ qiān yán
注音ㄐㄨㄣˋ ㄍㄨˇ ㄑ一ㄢ 一ㄢˊ
繁体駿骨牽鹽
感情骏骨牵盐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才华遭到抑制。
近义词骥服盐车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骏骨牵盐:解读一种特殊的人才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骏骨牵盐”这一成语虽然不如“伯乐相马”或“千里马”那样广为人知,但它同样蕴含着深刻的人才观。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燕策一》,其字面意思为:骏马因拖盐而被束缚。但其背后的故事和深层含义却远不止于此。
在古代,盐是极其珍贵的商品,尤其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更是如此。据《战国策》记载,燕昭王为了招贤纳士,决心重用人才,于是他决定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吸引天下贤才。他让人在集市上故意遗落了一些盐,并告诉百姓们,谁能够将这些盐找回,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奖赏。然而,这看似简单的任务实际上却有着高深的寓意。因为,只有那些聪明机智、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其中的玄机。最终,一位名叫郭隗的智者发现了燕昭王的意图,他巧妙地将盐带回,并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燕昭王随后尊郭隗为师,从此开始了燕国的振兴之路。
“骏骨牵盐”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被琐事所累,无法充分施展才华。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对于人才的渴求以及他们独特的选人用人之道。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中国对于人才价值的认识,更能体会到一种超越时代的智慧——即如何识别并利用人才,让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因此,在现代生活中,“骏骨牵盐”提醒我们要珍惜和善待每一位潜在的人才,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与机会去展现自我。同时,我们也应该反思自身是否过于沉溺于日常琐碎事务,而忽略了更高层次的目标追求。总之,“骏骨牵盐”的典故不仅是对古代政治智慧的颂扬,更是对我们今天社会如何更好地发掘和培养人才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儿女情多(意思解释)
- 艺高人胆大(意思解释)
- 自力更生(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顾后瞻前(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才高七步(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精兵强将(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金蝉脱壳(意思解释)
- 始终一贯(意思解释)
※ 骏骨牵盐的意思解释、骏骨牵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粗制滥造 |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