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惠而实不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例子河间冯树柟,粗通笔札,落拓京师十余年,每遇机缘,辄无成就,干祈于人,率口惠而实不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三)
基础信息
拼音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注音ㄎㄡˇ ㄏㄨㄟˋ ㄦˊ ㄕˊ ㄅㄨˋ ㄓˋ
繁体口僡而實不至
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感情口惠而实不至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辨形“惠”,不能写作“慧”。
谜语空头支票
近义词空头支票
反义词言出必行
英语leaves without figs(Great promises and small performanc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口惠而实不至》——浅谈言与行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长河中,成语是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们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非常具有警示意义的成语:“口惠而实不至”。这句成语出自《礼记·表记》,原文为“事君者,量而后入,不入而后量;度义而后动。是故不疑其所行。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大意是指一个人在答应别人的事情时,只说好听的话,却没有实际行动来兑现承诺,结果不仅会让对方失望,甚至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首先,从字面意思理解,“口惠”指的是嘴上说得好听,即许下诺言;“实不至”则表示没有实际行动去实现诺言。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言语与行为之间的巨大落差。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比如有的人喜欢夸夸其谈,但面对实际行动时却退缩不前;或者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轻易地做出承诺,却很少付诸实践。这样的行为不仅会伤害到他人的信任感,也会损害自己的声誉。
其次,从更深层面分析,“口惠而实不至”反映了个人诚信问题。诚信是社会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它要求我们在言行之间保持一致。如果一个人经常性地做出无法履行的承诺,那么久而久之,他人就会对其失去信任。反之,如果我们能够言出必行、信守承诺,那么就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空洞的承诺,而是要根据自身能力和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许诺,并且一旦许诺就要尽力去完成。
此外,“口惠而实不至”还提醒我们,在评价他人或事物时应全面客观。有时候人们容易被表面的甜言蜜语所迷惑,而忽略了背后的实际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倾听他人意见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观察对方的实际行动来判断其真实意图和能力。
总之,“口惠而实不至”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成语。它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言行一致,既要敢于承担责任,也要勇于面对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诚可靠的人际关系,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顺畅。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而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杜绝言路(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识字知书(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末大必折(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口惠而实不至的意思解释、口惠而实不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支支吾吾 |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
惨不忍睹 |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
通俗易懂 |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