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gmiùzhèng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出处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基础信息

拼音kuāng miù zhèng sú

注音ㄎㄨㄤ ㄇ一ㄡˋ ㄓㄥˋ ㄙㄨˊ

繁体匡謬正俗

感情匡谬正俗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匡谬正俗:纠正错误,引导风尚》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匡谬正俗”这一成语。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成语中的每个字。“匡”意为纠正、扶正;“谬”指错误;“正”在这里有矫正、规范的意思;“俗”则是风俗、习惯。将这些含义组合起来,“匡谬正俗”可以理解为通过纠正错误,引导社会风气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仆之所闻,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柳宗元在文中提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风气的衰落、尊师重道观念的淡薄等。他认为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教育和文化的普及来解决,即“匡谬正俗”。这不仅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更表达了他对于教育改革和社会风气改善的强烈愿望。 “匡谬正俗”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网络谣言的传播、不良消费观念的盛行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通过提高公众素质、加强法制建设等方式来纠正错误、引导社会风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 总之,“匡谬正俗”这一成语教导我们要勇于面对错误,善于引导社会风气。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理念,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环境。

匡谬正俗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的意思解释、匡谬正俗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经帮纬国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有两下子 比喻有点本领。
老马识途 识:认得;途:路。老马能认识走过的道路。比喻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食不充口 见“食不餬口”。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不骄不躁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首身分离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四书五经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止沸益薪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十全大补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同心合力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汗牛充栋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花拳绣腿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色中饿鬼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雄心壮志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一鼻子灰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国无宁日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湖光山色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