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ūnshānzhī

昆山之玉



昆山之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


基础信息

拼音kūn shān zhī yù

注音ㄎㄨㄣ ㄕㄢ ㄓ ㄩˋ

繁体崑山之玉

感情昆山之玉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昆山片玉、昆仑之球琳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寓意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昆山之玉”的世界,探索它背后的故事与深意。 “昆山之玉”出自《庄子·外物》篇,原文是:“白玉不毁,孰为珪璋。”这里的“珪璋”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象征着尊贵与美德。而“昆山之玉”则形象地比喻了那些未经雕琢、纯真无瑕的美好事物或人才。昆山,这里特指昆仑山,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被认为是玉石的产地。因此,“昆山之玉”就成为了对纯洁美好事物的高度赞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昆山之玉”来形容一个人具有潜在的优秀品质,需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才能展现出来。这种品质可能是善良的心灵、卓越的才华或是高尚的情操。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虽然外表朴实无华,但其内在的价值却无可估量。 此外,“昆山之玉”还经常被用来鼓励人们不要轻易放弃任何看似不起眼的事物或人。正如一块普通的石头可能隐藏着成为精美艺术品的秘密一样,每一个生命体都有其独特之处和潜在价值。我们应当用发现美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用心去感受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真正挖掘出生活中的“昆山之玉”。 总之,“昆山之玉”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身边的一切,善于发现并培养美好的事物和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收获成长和喜悦,还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希望这篇关于“昆山之玉”的语文讲解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同时也能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发现美、追求美好的心。

昆山之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昆山之玉的意思解释、昆山之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来去无踪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大包大揽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妻儿老小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百步穿杨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不置可否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清风劲节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不在话下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阴阳怪气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亡魂失魄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