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àitóngfén

兰艾同焚



兰艾同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出处《晋书 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例子唐·赵蕤《反经·时宜》:“若前途大事不捷,故当兰艾同焚。”


基础信息

拼音lán ài tóng fén

注音ㄌㄢˊ ㄞˋ ㄊㄨㄥˊ ㄈㄣˊ

繁体蘭艾同焚

感情兰艾同焚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近义词同归于尽

英语impose the same destiny upon the noble and the mean alik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兰艾同焚:一种生命的悲歌》   在浩瀚的成语海洋中,“兰艾同焚”是一颗独特的珍珠,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承载着深沉的人生哲理。这句成语源自《后汉书·逸民列传·周党》,原文为“兰艾同焚,贤愚共尽”,意思是兰花与艾草一同被焚烧,贤者和愚人最终都难逃一死。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平等、命运无常的道理。   从字面意义上讲,“兰”指的是兰花,代表着高洁、雅致;“艾”则是艾草,通常被视为一种杂草。两者放在一起,本是不协调的对比。但在这里,它们却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一同被焚烧。这种对立的统一,象征着世间万物终将归于虚无的命运,无论身份高低贵贱,无论品行善恶美丑,都会面临同样的结局。正如古人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世间的一切,包括生命本身,都在自然规律面前显得渺小而脆弱。   然而,“兰艾同焚”并不仅仅是一个悲观的命题,它还包含了深刻的启示。首先,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有限的生命时光,去追求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其次,它也告诫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外在的差别,而应更多地关注内在的精神品质。最后,它让我们认识到,在面对生命终结时保持平和的心态,接受一切不可避免的变化,或许能让我们获得心灵上的宁静与超脱。   综上所述,“兰艾同焚”这一成语不仅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形象化表达,更是引导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无限意义的重要启示。

兰艾同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兰艾同焚的意思解释、兰艾同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闳意妙指 见“闳意眇指”。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多谋善虑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逸游自恣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断断续续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神采奕奕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妻儿老少 见“妻儿老小”。
死不开口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满园春色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东施效颦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身败名裂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会少离多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斗转星移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寥寥无几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息息相关 息:呼吸。呼吸也相互关连。形容非常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