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之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珍:珍贵的东西。价值很高的珍品
出处唐·王绩《与陈叔达重借隋纪书》:“岂连城之珍俟楚文而乃进?”
例子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十回:“垂棘之璧,连城之珍,六器之亨,五豹之分。”
基础信息
拼音lián chéng zhī zhēn
注音ㄌ一ㄢˊ ㄔㄥˊ ㄓ ㄓㄣ
繁体連城之珎
感情连城之珍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某东西的价值。
近义词连城之璧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连城之珍”的语文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成语——“连城之珍”。这个成语虽然不像“画龙点睛”或“一箭双雕”那样耳熟能详,但它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接下来,我将从字面意思、出处、引申意义以及实际运用等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这个成语。
---
### **一、字面解读:什么是“连城之珍”?**
首先,我们来看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连城”,顾名思义,就是连接起来的城市;而“珍”则指珍贵的东西。合在一起,“连城之珍”可以直译为“价值能够抵得上多座城市的宝物”。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形容某样东西极其贵重、稀有且不可替代。
比如,如果有人拿出一颗罕见的钻石或者一件流传千年的文物,你可能会感叹:“这简直是‘连城之珍’啊!”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形象生动,还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
### **二、成语出处:它从哪里来?**
“连城之珍”最早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在这篇经典文章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完璧归赵”。故事的大致情节是这样的:
战国时期,秦国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赵国的一块美玉——和氏璧。这块和氏璧因其无与伦比的美丽和稀有性,被视为天下至宝,也就是所谓的“连城之珍”。然而,赵国担心秦国会食言,于是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谈判。最终,蔺相如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保护了和氏璧,并将其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连城之珍”最初是用来形容像和氏璧这样具有极高价值的物品。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珍贵事物的重视程度,甚至不惜以国家利益作为交换条件。
---
### **三、引申意义:超越物质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连城之珍”逐渐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含义。它不再仅仅局限于描述具体的宝物,而是扩展到比喻那些在精神层面同样弥足珍贵的事物。
例如:
- 一位艺术家创作了一幅旷世杰作,人们会称赞这是“连城之珍”;
- 一段真挚的友情、一份无私的爱情,也可以被称为“连城之珍”;
- 一本影响深远的书籍、一首感人肺腑的诗歌,同样配得上这个称号。
因此,“连城之珍”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财富的词汇,更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高度赞美。它提醒我们,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领域,总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去珍惜、去守护。
---
### **四、实际运用:如何恰当地使用这个成语?**
在日常生活中,“连城之珍”通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示例:
1. **描写艺术品**
- 这幅画线条流畅、色彩绚丽,堪称当代的“连城之珍”。
2. **表达情感**
- 她的笑容温暖而真诚,对我来说,那是比“连城之珍”还要宝贵的存在。
3. **评价文化遗产**
-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民族的“连城之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连城之珍”本身带有一定的庄重感,所以在口语交流中不宜频繁使用,以免显得过于书面化。但在写作或演讲时,适当加入这一成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
### **五、总结:珍惜身边的“连城之珍”**
总的来说,“连城之珍”是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成语。它既体现了古代人对稀世珍宝的推崇,也传递出一种珍视美好事物的生活态度。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很难再遇到真正意义上的“连城之珍”,但只要用心去发现,就会意识到,其实很多平凡的事物——比如亲情、健康、梦想——都值得我们视为生命中的瑰宝。
希望大家在学习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同时,也能学会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毕竟,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连城之珍”。
谢谢大家!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心里有鬼(意思解释)
- 将功补过(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鸿鹄将至(意思解释)
- 头面人物(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连城之珍的意思解释、连城之珍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扬汤止沸 | 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直言贾祸 |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德重恩弘 | 重:崇高、深厚;弘:通“宏”,大。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德容言功 | 见“德言容功”。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有目共睹 |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马牛其风 |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倒载干戈 | 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