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dài

连皮带骨



连皮带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连皮肤及骨头一起。比喻全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50回:“那时树没锯成,却留下这连皮带骨的婆娑树。”


基础信息

拼音lián pí dài gǔ

注音ㄌ一ㄢˊ ㄆ一ˊ ㄉㄞˋ ㄍㄨˇ

繁体連皮帶骨

感情连皮带骨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全部。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连皮带骨”成语讲解》 在汉语的浩瀚海洋中,有许多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连皮带骨”便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一个。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来看,“连皮带骨”这四个字组合起来,直观地描绘出一种毫无保留、整体性的状态。这里的“皮”指的是事物最外层的表皮部分,“骨”则是内部支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皮带骨”强调的是把一个事物从外表到内里的全部都包括在内,没有丝毫遗漏。 **二、语义引申** 这个成语在实际使用中的语义是相当丰富的。它常常用来形容事物的整体性或者完整性。例如,在描述某些食材的处理方式时,像“这鱼被他连皮带骨地吞了下去”,这里就表示吃鱼的时候,不仅把鱼肉吃了,连带着鱼皮和鱼骨也一同咽下,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突出了吃的方式粗犷以及吃东西的速度之快或者饥饿程度之高。 又或者用在其他情境中表达对事物不做任何筛选、区分的态度。比如在对待一些复杂的情况或者信息时,“他接受这些观点的时候就像连皮带骨一样,全盘吸收”,意味着他不加批判、不做选择地接受了所有内容,无论是精华还是糟粕。 **三、文化内涵** 从文化的角度看,“连皮带骨”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整体认知的一种态度。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往往注重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认为事物的各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这个成语也体现了这种思维模式。同时,它也反映出一种质朴、直接的生活态度。在古代农耕社会,人们与自然和食物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对于获取的食物资源,很多时候会尽可能地利用,不会轻易浪费任何一个部分,这种生活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孕育了“连皮带骨”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成语。 **四、成语辨析** 需要注意的是,“连皮带骨”虽然强调完整性和整体性,但它有时也带有贬义色彩。当用于形容做事不加思考、不分青红皂白的时候,就是一种批评的态度。与之相对应的成语有“去皮剔骨”,这个成语则更侧重于精细处理,只选取有用的部分,两者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关系。 总之,“连皮带骨”这个成语以简洁而生动的文字组合,承载着丰富的语义、文化内涵,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感情色彩,是汉语成语宝库中一颗独特的小星。

连皮带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皮带骨的意思解释、连皮带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空穴来风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想望丰采 见“想望风采”。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光前裕后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空腹高心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形影相随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无影无踪 踪:踪迹。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雅俗共赏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麻木不仁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群山四应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反戈一击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扯旗放炮 比喻公开张扬。
现实主义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