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ò

理过其辞



理过其辞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过:超过。说理过甚而文采不足。

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基础信息

拼音lǐ guò qí cí

注音ㄌ一ˇ ㄍㄨㄛˋ ㄑ一ˊ ㄘˊ

繁体理過其辭

感情理过其辞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反义词理不胜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理过其辞”这个词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古汉语中的词汇,通常被用来形容某人的言辞或文笔过于华丽,反而掩盖了思想内容。这一成语出自《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道者,以为迂远而‘阙’,及其有所闻也,则大笑之,以为‘理过其辞’。”这段话的大意是说,那些过分修饰自己的言论以求得到他人的认可,实际上离大道很远。那些没有接触过高深学问的人,会认为这些言论迂腐、空洞,当他们真正接触到高深的道理时,就会发现那些华丽的辞藻其实并不能表达真正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理过其辞”。 理解这个成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语言与思想的关系**:成语强调的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它告诫人们不要只追求语言的华丽,而忽视了思想的深度。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蕴含在简单朴素的语言之中。 2. **实用主义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讲,“理过其辞”反映了实用主义的观点。即重视实际效果和内容,而非仅仅关注表面的形式。这与现代社会中强调实效性的价值观不谋而合。 3. **文化背景**:了解这一成语的文化背景也很重要。作为古代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当时对于学识和道德修养的看法。在当今社会,这一观点依然具有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应该注重实质内容,而不是仅仅追求形式上的完美。 总之,“理过其辞”这个成语教导我们要注重实质内容,而不仅仅是表面的修饰。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工作乃至日常生活中,应保持一种务实的态度,追求真实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而不是被华丽的外表所迷惑。

理过其辞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理过其辞的意思解释、理过其辞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加官进爵 旧时指官职提升。
一丝不苟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释车下走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卬首信眉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将计就计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雪兆丰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明知故问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作乱犯上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己溺己饥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祖传秘方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口坠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绵里藏针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运筹帷幄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驾轻就熟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战不旋踵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悲不自胜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面如土色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