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ngōngxíngfēng

论功行封



论功行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出处《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例子畴乃自卢龙引军出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后论功行封,畴曰:‘吾岂卖卢龙塞以图富贵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徐无山》


基础信息

拼音lùn gōng xíng fēng

注音ㄌㄨㄣˋ ㄍㄨㄥ ㄒ一ㄥˊ ㄈㄥ

繁体論功行封

感情论功行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

近义词论功行赏

反义词赏罚不明

英语decide on awards on the basis of merit(award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论功行封:赏罚分明的古代智慧》 在汉语的成语宝库中,“论功行封”是一颗闪耀着古代政治与社会管理智慧的明珠。这个成语,虽然看似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论功行封”的字面意思,是根据功劳的大小给予相应的爵位或封赏。这里的“论”,是指评定、衡量,就像一位公正的裁决者,站在公平的天平前,仔细地权衡每个人的贡献。“功”,指的是人们为国家、集体或者他人所作出的成绩和努力。这些成绩可能是战场上英勇杀敌立下的赫赫战功;也可能是治理一方水土,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政绩;还可能是提出创新的思想理念,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卓越贡献。“行封”,便是按照评定的结果进行封赐,这是一种正式而庄重的行为,意味着对功劳的认可被以一种具有仪式感的方式固定下来,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古代的政治体系里,“论功行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度。它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一种治国理念——赏罚分明。在诸侯纷争的战国时期,各国都在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道。那些有识之士纷纷向君主进言,主张建立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来激发臣民的积极性。例如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就是“论功行封”的典型体现。平民百姓只要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斩敌首级,就可以凭借军功获得爵位、土地和财富。这一举措打破了世卿世禄制,让底层民众看到了上升的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和积极性。无数原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因为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而得以跻身贵族阶层,这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更增强了整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论功行封”也有助于凝聚人心。当一个国家或者团体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成员的努力成果时,成员们就会更加愿意为之付出。在团队合作中,如果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付出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大家就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反之,如果没有这样明确的奖励机制,人们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意义,从而失去工作的动力。在封建王朝时期,许多贤明的君主都深知这一点。他们会设立各种奖项,对于那些在文学、艺术、科技等领域有所建树的人给予嘉奖,无论是授予官职还是赏赐财物,都是为了表彰他们的才华,鼓励更多的人投身到文化事业的发展之中,进而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氛围。 然而,“论功行封”要做到真正的公平并非易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人情关系、权力斗争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候,真正有功之人可能被埋没,而一些阿谀奉承、善于钻营的人反而获得了不相称的封赏。这就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和透明的评定流程来保障其公正性。尽管如此,“论功行封”的理念仍然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借鉴的。现代社会中,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制度、学校的奖学金评定等都可以看作是“论功行封”的现代延伸。它们都是为了激励人们积极进取,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论功行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承载的是古人对于公平、正义和社会发展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任何组织和社会环境中,都应该重视每个人的努力成果,并且给予公正合理的回报,这样才能激发无限的潜力,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论功行封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论功行封的意思解释、论功行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自暴自弃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困:贫乏。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多谋善虑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惜指失掌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信以为真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三三两两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刀耕火种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龙驭上宾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羊质虎皮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依样画葫芦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不宁唯是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祝哽祝噎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落落寡合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