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袍玉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出处明·酉阳野史《续三国演义》第23回:“帝从之,即命该部给蟒袍玉带,图书玺绶,诰命彩段。”
例子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6回:“是都察院掌院加宫保兼吏部尚书夏邦谟,穿着蟒袍玉带。”
基础信息
拼音mǎng páo yù dài
注音ㄇㄤˇ ㄆㄠˊ ㄩˋ ㄉㄞˋ
繁体蟒袍玉帶
感情蟒袍玉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蟒衣玉带
反义词平民百姓
英语dragon robes with jade belt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蟒袍玉带”:华贵背后的语文解读》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蟒袍玉带”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仅是一组简单的服饰描述,更是承载着诸多社会、政治与审美意义的独特表达。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含义**
- “蟒袍”,蟒是龙的一种变体形象,在中国古代封建等级制度下,蟒袍是一种高级官员或者特殊身份者的服饰。它类似于龙袍,但又有所区别。龙袍是皇帝专用的,而蟒袍则是赐给亲王、重臣等有功之臣的一种特殊服饰。蟒袍上绣着蟒的形象,色彩鲜艳华丽,多为明黄色、红色等彰显尊贵的颜色。
- “玉带”,指用玉装饰的腰带。在古代,腰带不仅仅是束衣之物,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玉带质地精美,上面镶嵌着美玉,这些美玉往往有着独特的纹理和色泽,而且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精细。不同等级的人佩戴的玉带有不同的规格,如亲王、大臣所佩戴的玉带在材质、数量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2. **整体语义**
- “蟒袍玉带”合起来就描绘出一种身着极为华丽尊贵服饰的形象。当一个人身着蟒袍,腰系玉带时,那是一种从上到下散发着权力、财富和荣耀的气息。这个词汇常用来形容达官贵人、权倾一时的人物的装束,他们凭借自己的地位或者特殊的恩宠,得以穿戴如此奢华的服饰,走在朝堂之上或者宫廷之中,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二、历史文化渊源**
1. **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产物**
- 在封建王朝时期,等级森严。服饰是区分不同阶层的重要标志之一。“蟒袍玉带”的出现与这种等级制度紧密相连。皇帝高居于权力的顶端,他拥有最尊贵的龙袍,而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以及对臣子们的赏识,就会赐予一些有功的大臣蟒袍和玉带。这既是对臣子忠诚和功绩的认可,也是巩固统治阶级内部秩序的一种方式。例如,在明朝,朝廷对于蟒袍的赐予有着严格的限制,只有得到皇帝特别恩准的人才有资格穿着。
2. **宫廷礼仪与文化的体现**
- 宫廷中的各种礼仪活动众多,如早朝、祭祀等。在这些重要的场合中,官员们身着蟒袍玉带,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站立或者行礼。这种服饰不仅是个人身份的象征,也成为了宫廷礼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众多身着蟒袍玉带的大臣整齐地站在宫殿之中,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油然而生,体现了封建王朝的威严和秩序。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审美观念,人们崇尚华丽、精致的事物,将这种审美融入到服饰之中,使得蟒袍玉带成为了美的代表。
**三、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1. **烘托人物形象**
- 在许多古典文学作品中,“蟒袍玉带”被广泛使用来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在《水浒传》中描写高俅:“头戴巾帻,身穿紫衫,腰系文武双绦,脚下丝鞋净袜。”这里虽然没有直接说蟒袍玉带,但类似的服饰描写表明了他身为太尉的身份地位。而在一些描写宫廷斗争或者忠奸对决的故事里,忠臣良将身着蟒袍玉带,更显其正气凛然;而奸臣即使身着同样的服饰,却因内心的丑恶而显得虚伪可笑。像《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当他作为蜀汉丞相,身着类似蟒袍玉带(根据当时的服饰体系)的服饰时,他的智慧、忠诚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这种华贵的服饰更加凸显出来,与那些只知谋取私利的奸佞小人形成鲜明对比。
2. **营造场景氛围**
- 当描写宫廷场景时,“蟒袍玉带”可以迅速让读者感受到那种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氛围。想象一下,一座宏伟的宫殿里,红墙黄瓦,雕梁画栋。众多身着蟒袍玉带的官员们鱼贯而入,他们步伐整齐,表情严肃,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庄重的气息。作者只需要简单提及“蟒袍玉带”,就能把读者带入到那个充满权力博弈、礼仪繁复的宫廷世界中去,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亲眼目睹那一幕幕的历史画面。
总之,“蟒袍玉带”这个词汇是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一个缩影,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从服饰的角度反映出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至今仍然能在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不合时宜(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释)
※ 蟒袍玉带的意思解释、蟒袍玉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囊萤映雪 |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 指为官声名很坏,任凭人们笑骂,还是泰然自若当自己的官。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止戈兴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
大势所趋 | 大势:总体局势;趋:向、往。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经国之才 |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阿时趋俗 |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报雠雪恨 | 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