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目如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例子帝姿貌端华,眉目如画。(《南史 宋顺帝纪》)
基础信息
拼音méi mù rú huà
注音ㄇㄟˊ ㄇㄨˋ ㄖㄨˊ ㄏㄨㄚˋ
繁体眉目如畫
感情眉目如画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近义词眉清目秀、眉眼如画
反义词其貌不扬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眉目如画:描绘之美尽在眼眉之间
在中华文化的瑰丽画卷中,成语是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不仅仅是几个汉字的简单组合,更是千百年来人们智慧和情感的结晶。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一个充满美感与诗意的成语——“眉目如画”。
“眉目如画”这四个字,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原句为:“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以为‘潘安仁复出’。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这里描述的是晋朝时期,美男子潘岳容貌出众,即便是在街上游玩,也能让途经的女子为之倾倒,甚至拉住他的马车不愿离去。而“眉目如画”便是用来形容他那如同画中人物般的精致面容。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眉目如画”指的是眉毛和眼睛像画中的人物一样美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眉眼被视为一个人面部表情最生动、最具神韵的部分。古人认为,眉能传情,目能达意,两者相得益彰,便能展现出一个人内在气质与外在美的完美融合。因此,当我们将“眉目如画”用于形容某个人时,不仅是在赞美其五官的协调与美观,更是在称颂其整体气质的和谐与高雅。
在现代社会,“眉目如画”这一成语依旧被广泛使用,但它的内涵已不仅仅局限于外貌上的美丽。它还常用来比喻事物或场景的美好,比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一首动听的乐曲,乃至一段感人的故事,都可以用“眉目如画”来形容其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这充分体现了汉语成语的魅力所在——即使历经千年,依然能够跨越时空,传递着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总之,“眉目如画”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成语,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美的极致追求,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善于发现并欣赏那些看似平凡却又蕴含无限美好的瞬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德容言功(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千丝万缕(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眉目如画的意思解释、眉目如画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敲诈勒索 |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