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éngyǎngzhèng

蒙以养正



蒙以养正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出处《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éng yǐ yǎng zhèng

注音ㄇㄥˊ 一ˇ 一ㄤˇ ㄓㄥˋ

繁体蒙以養正

感情蒙以养正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蒙以养正:开启智慧与品德的旅程》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河中,无数璀璨的成语如同夜空中的繁星,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其中,“蒙以养正”便是这样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这句成语出自《周易·蒙卦》,它不仅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更启示着我们如何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正直与纯洁。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成语。“蒙”在这里指的是启蒙、教育,意味着人生的起点和知识的萌芽;“养正”则指向培养正直、正义的品质,意指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因此,“蒙以养正”的字面意思就是通过教育和启蒙来培养一个人的正直品格。这一理念贯穿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之中,强调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进一步探究,“蒙以养正”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孔子曾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相似的,但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们之间的差距会变得越来越大。因此,早期的教育至关重要,它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和价值观,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观点与“蒙以养正”的思想不谋而合,都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蒙以养正”的意义依然深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内心的纯真和正直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面对学习的压力,还是职场的竞争,抑或是人际关系的处理,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正如古人所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才能真正实现“蒙以养正”。 总之,“蒙以养正”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追求。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成长的机会,用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用行动去践行善良与正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前行,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

蒙以养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蒙以养正的意思解释、蒙以养正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光前耀后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连编累牍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流离颠沛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学而不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大腹便便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各行其是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腾声飞实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缘:缘分。有缘分的人即使相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没有缘分的人即使面对面走过,也聚不到一块。
踵趾相接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强颜欢笑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