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夫妇俩的交谈,针锋相对,而且是‘绵里针’,劲道暗藏着。”
基础信息
拼音mián lǐ zhēn
注音ㄇ一ㄢˊ ㄌ一ˇ ㄓㄣ
繁体綿裏針
感情绵里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绵里藏针
英语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绵里针:柔软中的锋芒》
在汉语的成语海洋中,"绵里针"是一个颇为形象且富有哲理的词语。它不仅描述了一种物质形态,更隐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成语的含义、出处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从字面意义上看,“绵里针”指的是在柔软的棉花中藏着一根针。这个形象的比喻暗示了外表看似温和柔顺的事物,实际上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或尖锐性。这种表面与内在的反差,正是“绵里针”这一成语的核心所在。
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绵里针”的典故最早可追溯到《元史·郝经传》:“大抵士君子之遇事也,当如绵里针,外示柔弱,内藏刚劲。”这段话不仅描绘了文人雅士在面对复杂社会关系时应具备的态度,即表面上保持谦逊温和,内心却坚定执着,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这既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展现。
在生活中,“绵里针”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比如,在职场上,一位领导可能对外表现出平易近人的姿态,但对工作标准要求极高,严格管理团队;又或者在家庭中,父母可能用温柔的话语鼓励孩子,但在关键时刻会给予坚定的支持和指导。这些都是“绵里针”精神的具体体现。
此外,“绵里针”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辩证思想,即对立统一规律。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既有外在表现,也有内在本质。理解并运用好“绵里针”的道理,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影响他人,达到和谐共处的目的。
总之,“绵里针”不仅是一句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它教导我们,在保持谦逊低调的同时,不忘内心的坚韧与力量,以智慧和策略应对各种挑战。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青山绿水(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刑期无刑(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呼风唤雨(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是非曲直(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超凡入圣(意思解释)
※ 绵里针的意思解释、绵里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假公济私 |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会少离多 | 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拔毛连茹 | 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去住两难 | 去也不好,留也不好,左右为难。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