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网成语词典明鼓而攻之明鼓而攻之的意思
míngérgōngzhī

明鼓而攻之



明鼓而攻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出处《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基础信息

拼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注音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ㄓ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明鼓而攻之:一种直率与正义的表达》 在我们的语言世界里,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历史的光芒。其中,“明鼓而攻之”就是一颗独具特色的明珠,它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传递出一种直率、公正的精神。 “明鼓而攻之”的字面意思是“公开地击鼓攻打”,在古代战争中,击鼓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信号,用于传达命令和鼓舞士气。因此,“明鼓而攻之”最初是用来描述军队作战时的一种策略,即在战场上公开宣布敌人的罪行,然后发起攻击。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已经超越了其原始的军事含义,演变为一种道德评判的标准,用来形容那些敢于直言不讳地揭露他人错误或罪行的行为。 当我们说某人“明鼓而攻之”,意味着这个人不仅能够识别问题的本质,而且勇于站出来,用直接且有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正直、勇敢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存在,还要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选择沉默或逃避。 值得注意的是,“明鼓而攻之”并不意味着无端指责或恶意攻击。相反,它强调的是基于事实和理性的批评与建议。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情绪化的言辞,确保我们的言论能够真正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而言之,“明鼓而攻之”不仅是古代军事智慧的体现,更是现代社会中倡导的一种正面价值观。它鼓励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坦诚相见,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明鼓而攻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明鼓而攻之的意思解释、明鼓而攻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十万火急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进种善群 谓提高民族素质。
斩草除根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春风化雨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漏洞百出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群龙无首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铺天盖地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语重心长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命与仇谋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粗制滥造 粗:粗糙;滥:过多而不加以节制。原指产品制作粗糙;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现也泛指工作草率;不讲求质量。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气味相投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匪夷所思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