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罗戴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衣饰华丽。
出处许地山《危巢坠简·东野先生》:“黑油油的头发,映着一副不施脂粉的黄瘦脸庞,若教他披罗戴翠,人家便要赞他清俊。”
基础信息
拼音pī luó dài cuì
注音ㄆ一 ㄌㄨㄛˊ ㄉㄞˋ ㄘㄨㄟˋ
繁体披羅戴翠
感情披罗戴翠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衣着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披罗戴翠:解读古典之美》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哲理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披罗戴翠”这一成语,探索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首先,“披罗戴翠”的字面意思是披着丝绸,戴着翡翠。这似乎是在描述一种华丽而精致的装扮。然而,若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可能会错过它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
“披罗戴翠”最早出自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这首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诗中,白居易用“披罗戴翠”来形容杨贵妃的华美装扮,以此来表现她的绝世容颜和尊贵身份。但这里的“罗”与“翠”,并不仅仅指代衣物和饰品,它们更象征着一种高洁、清雅的品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罗”通常用来形容女子温柔贤淑的品性,“翠”则寓意着女子如翠竹般坚韧不拔的精神。
因此,“披罗戴翠”实际上是在赞扬女性的内外兼修,既有外在的美丽,也有内在的美德。它强调了人格魅力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只被表象所迷惑,更要注重内在修养的提升。
在现代社会,“披罗戴翠”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体的全面发展,追求内外兼美的境界。“披罗戴翠”鼓励我们要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做到学识与品德并重。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他人,都应从全面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既要欣赏外表的美好,也要关注心灵的光辉。
综上所述,“披罗戴翠”不仅是一个描绘华美装束的成语,更是倡导一种内外兼修的生活态度。它启示我们在追求外在美的同时,更应注重内在品质的提升,做一个既美丽又优雅的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节用裕民(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家破人亡(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举足轻重(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披罗戴翠的意思解释、披罗戴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
物阜民安 | 阜:丰富。物产丰富,人民安乐。 |
贫贱不移 | 移:改变。不因生活贫困、社会地位低下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
辙鲋之急 | 辙鲋:陷在干涸车辙中的鲫鱼。比喻因厄迫身。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锲而不舍 | 锲:雕刻;舍:停止。不停地雕刻。比喻做事或学习有恒心。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