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声敛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
出处《论语·乡党》:“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汉·蔡邕《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臣邕怔营惭怖,屏气累息,不知所自投处。”
例子连连屏声敛息,不敢作声。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基础信息
拼音píng shēng liǎn xī
注音ㄆ一ㄥˊ ㄕㄥ ㄌ一ㄢˇ ㄒ一
繁体屏聲斂息
感情屏声敛息是中性词。
用法作定语、状语;指悄不出声。
近义词屏声静气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屏声敛息:静谧之美的描绘》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浓缩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成为了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屏声敛息”这一成语的世界,感受它所蕴含的静谧之美。
“屏声敛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为“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声敛息,以观其变。”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刘备三访草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情景,其中“屏声敛息”一词生动地刻画了当时刘备等人进入诸葛亮草庐时的谨慎与肃穆之情。
“屏声敛息”的字面意思是抑制呼吸,形容非常安静、庄重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屏声敛息”多用于描写人们在特定场合下的行为举止,比如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下,或是在某种需要保持高度警觉和专注的环境中,人们的动作和呼吸都会变得极为轻微,生怕打扰到周围的人或事。
在文学创作中,“屏声敛息”则是一种表达氛围、渲染情绪的有效手法。例如,在描述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时,作者可以运用“屏声敛息”来形容战斗前的寂静,以此来增强故事的张力;又如,在描绘一个神秘幽深的洞穴探险时,用“屏声敛息”来形容探险者小心翼翼地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态,更能凸显出探险的艰难与危险。
“屏声敛息”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一种深邃的情感。它提醒我们,在喧嚣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偶尔停下脚步,学会“屏声敛息”,去感受那些细微而美好的瞬间,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净化。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满腹经纶(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生龙活虎(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唇枪舌剑(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同功一体(意思解释)
- 微故细过(意思解释)
※ 屏声敛息的意思解释、屏声敛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卵与石斗 | 鸡蛋碰石头。比喻自不量力,一定失败。 |
莫衷一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默不做声 |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纷红骇绿 | 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