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鞭之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出处《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以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基础信息
拼音pú biān zhī fá
注音ㄆㄨˊ ㄅ一ㄢ ㄓ ㄈㄚˊ
繁体蒲鞭之罰
感情蒲鞭之罚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蒲鞭之罚:一种温和而象征性的惩罚方式
在中华文化的悠久历史中,成语是其独特的一部分,它不仅浓缩了古代智慧,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意味的成语——“蒲鞭之罚”。
### 成语释义
“蒲鞭之罚”指的是用蒲草编成的鞭子进行处罚。在古代,这种惩罚方式被认为是一种温和、象征性的惩处手段。与通常意义上的严厉体罚相比,“蒲鞭之罚”更强调的是教育意义而非肉体上的惩罚。
### 历史背景
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循吏列传》中,描述了东汉时期的一位官员,名叫刘宽。据记载,刘宽为官清廉,治理有方,他主张以德治国,反对严刑峻法。在他管辖的地方,如果有人犯错,他不会立即施以重罚,而是先给予警告,甚至有时会使用蒲草制成的鞭子象征性地打几下,以此来警示犯错者,并引导他们改过自新。
### 文化意义
“蒲鞭之罚”的提出,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统治者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民众,通过教育和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惩罚来维护社会秩序。这种温和的惩罚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追求。
### 现代启示
时至今日,“蒲鞭之罚”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孩子或是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当更多地采取理解和宽容的态度,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对方认识到错误并改正,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责罚。这样不仅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还能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总之,“蒲鞭之罚”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实施社会治理的一种智慧体现。在现代社会,我们应从中汲取教训,学会以更加理性、温和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抱头鼠窜(意思解释)
- 春风化雨(意思解释)
- 放牛归马(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同心合力(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令人满意(意思解释)
- 白首之心(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声色狗马(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经纬万端(意思解释)
- 惩恶劝善(意思解释)
※ 蒲鞭之罚的意思解释、蒲鞭之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光前耀后 | 光前:光兴前业。光耀祖先,造福后代。 |
刑期无刑 |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
心里有鬼 | 指心里暗藏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计划。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营私舞弊 |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