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mìngjià

千里命驾



千里命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出处《晋书·嵇康传》:“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

例子宋·陆游《与仲玘书》:“适承临访,荷千里命驾之意,殆不胜言。”


基础信息

拼音qiān lǐ mìng jià

注音ㄑ一ㄢ ㄌ一ˇ ㄇ一ㄥˋ ㄐ一ㄚˋ

繁体千裏命駕

感情千里命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乘车去远方。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许多成语不仅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诗意的成语——“千里命驾”。 首先,“千里命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名叫戴逵的人,他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画家和音乐家。当时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名士王子敬非常仰慕戴逵的才华,想要与他结交。于是,王子敬特意从遥远的地方乘车前来拜访戴逵,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才子的尊敬与渴望交流的愿望。 然而,当王子敬抵达时,戴逵却因为某些原因不愿相见,甚至拒绝开门迎接。这个举动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按照当时的礼仪和社会习俗,能够远道而来拜访一位名士,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尊重。而戴逵的这一行为,被解读为一种对交往态度的坚决表达。 “千里命驾”中的“千里”是指王子敬远道而来,路途遥远;“命驾”则是指他亲自驾车前来。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王子敬不畏艰辛、长途跋涉只为见戴逵一面的情景。它不仅表现了古人对于友谊和知识追求的热情,也反映了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才能和品格的尊重与向往。 然而,这个成语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态度:即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应当高于一时的名誉或利益。戴逵的行为虽然看似冷淡,实则是在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生活方式。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时,应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坚持自我,不轻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总之,“千里命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故事,它背后蕴含着关于友情、尊重以及个人价值观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还能从中汲取力量,指导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千里命驾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千里命驾的意思解释、千里命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昂首挺胸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胆寒发竖 形容恐怖之极。
肝胆过人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风和日丽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口坠天花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一条龙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聪明反被聪明误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今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斗转星移 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
万变不离其宗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发人深思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意惹情牵 惹:引起。牵:牵挂。引起情感上的缠绵牵挂。
挂冠归去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落荒而逃 离开大路;逃向荒野。形容战败后狼狈地逃走。也比喻处于尴尬窘迫境地时狼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