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oshǒuzhǒng

翘首跂踵



翘首跂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出处宋·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家:“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


基础信息

拼音qiáo shǒu qǐ zhǒng

注音ㄑ一ㄠˊ ㄕㄡˇ ㄑ一ˇ ㄓㄨㄥˇ

繁体翹首首踵

感情翘首跂踵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期盼。

近义词翘首企足、翘首以待

英语be on the tiptoe of expectatio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翘首跂踵:生动描绘出一种急切期待或渴望的心情 在中华文化的瑰宝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既形象又生动的成语——“翘首跂踵”。它不仅展现了人们对于某事某物的热切期盼,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彼此期待的美好情感。 首先,“翘首”一词,源自《诗经·大雅·皇矣》中的诗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原意是指抬起头来,目光远望。在这里,“翘首”则引申为仰望、期盼的意思,表达了人们心中那份强烈的期待之情。当我们说一个人“翘首”时,意味着他正满怀希望地望着前方,期待着某件事情的发生或者某个人的到来。 接下来,“跂踵”两字,则是形容脚尖踮起的状态。《礼记·曲礼上》有云:“立则磬折,视下而跂踵。”这表明了古人站立时的一种姿态。在这里,“跂踵”被用来形容人们因为过于期待而踮起脚尖四处张望的情景。这种动作不仅生动地表现了人们急于见到某人的急切心情,也暗示了他们内心的焦灼和不安。 综合起来,“翘首跂踵”这个成语,就是将这两种状态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人们抬头望向远方,同时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努力地想要看清前方的一切。这一举动不仅展示了他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体现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翘首跂踵”来形容那些等待考试成绩揭晓的学生、盼望亲人归来的游子,或是期待某场重要比赛结果的人们。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之,“翘首跂踵”通过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了成语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语言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华文化智慧的体现。当我们再次遇到这个词时,不妨停下来细细品味,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让这份美好的情感穿越时空,温暖每一个心灵。

翘首跂踵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翘首跂踵的意思解释、翘首跂踵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积不相能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阿谀奉承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改过迁善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强中自有强中手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反复无常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算无遗策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直截了当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孜孜以求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群龙无首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没里没外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取而代之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百无一是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惊鸿艳影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恶醉强酒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之子于归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鲜血淋漓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欢聚一堂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轰轰烈烈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