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àngzǎotuī

让枣推梨



让枣推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

出处《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例子《梁书·武陵王纪传》:“兄肥弟瘦,无复相代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基础信息

拼音ràng zǎo tuī lí

注音ㄖㄤˋ ㄗㄠˇ ㄊㄨㄟ ㄌ一ˊ

繁体讓棗推棃

感情让枣推梨是褒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让梨推枣

英语offer dates and decline pear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让枣推梨:一种谦让之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成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观念。这些成语不仅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让枣推梨”便是其中之一。 “让枣推梨”的字面意思是把大枣让给别人吃,自己选择吃小的梨。这是一则源自古代的故事,讲述的是兄弟之间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故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书中记载了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叫孔融的孩子,他年仅四岁便懂得将家中最大的枣子让给哥哥吃,而自己只吃较小的梨。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长幼有序的理解,更展示了他内心深处那份无私的谦让之心。 在汉语中,“让”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利益,把好处留给别人;“推”则表示主动将机会或物品转交给他人。因此,“让枣推梨”不仅仅是在食物分配上的礼让,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谦逊、友爱与尊重长辈的价值观。这种行为模式强调了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个人品质修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让枣推梨”这一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用来教导孩子们学会分享和尊重他人。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面对有限资源时,有的人会选择主动退让,优先考虑他人的需求。这种高尚的情操不仅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还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良好社会公德心的新公民。 总之,“让枣推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其背后所蕴含的谦让美德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传承。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学会为他人着想,无疑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让枣推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让枣推梨的意思解释、让枣推梨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前因后果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杀手锏 喻指取胜的绝招。
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余波未平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前瞻后顾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恶衣恶食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意气风发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
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心急如焚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黄耳传书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经史百子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春光明媚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马牛其风 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古里古怪 怪异、奇特。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不宁唯是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