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贼作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出处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例子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华而实《汉衣冠》三)
基础信息
拼音rèn zéi zuò fù
注音ㄖㄣˋ ㄗㄟˊ ㄗㄨㄛˋ ㄈㄨˋ
繁体認賊作父
正音“作”,不能读作“zhuò”。
感情认贼作父是贬义词。
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辨形“作”,不能写作“做”。
歇后语见了小偷叫爸爸
谜语见了小偷叫爸爸
近义词卖身投靠、认敌为友
反义词泾渭分明
英语take the foe for one's father(take foes for parents)
俄语считать бандта своим отцом
日语敵(てき)を味方(みかた)と見(み)なす
法语mettre sa confiance en un malfaiteur(considérer l'ennemi comme paren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认贼作父:一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其中,“认贼作父”这一成语,以其生动形象的语言,警示人们不要被表象迷惑,而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认贼作父”的世界,感受其深邃的文化内涵。
一、成语释义与出处
“认贼作父”出自《庄子·外物》:“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祸在于用智,用智则乱于事。”原文中的“贼”是指那些外表看似善良却心怀叵测的人,而“父”则是指真正关心爱护自己的人。这个成语比喻错误地把坏人当作好人,或把敌人当作朋友。它告诫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明辨是非,切勿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二、成语故事
相传在古代,有一个国家被外敌入侵。国君不辨是非,误信奸佞之言,以为对方是友而非敌。他不仅没有组织军队进行抵抗,反而将国家的重要军事机密泄露给敌人,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这个故事深刻揭示了“认贼作父”的危害性,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避免因一时糊涂而做出错误判断。
三、成语寓意
“认贼作父”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导我们在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时,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盲目信任他人,尤其是那些看似亲近但实际上可能对我们有害的人。同时,它也强调了辨别真伪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要有批判性思维,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成语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认贼作父”常用来形容那些容易上当受骗的人,或者批评某些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过于轻信,缺乏判断力。例如,在网络诈骗频发的今天,一些人因为贪图小利而落入骗子的圈套,这就可以用“认贼作父”来形容。此外,该成语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在政治斗争中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行为。
总之,“认贼作父”这一成语,以其简洁有力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只有保持理智和清醒,才能不被表象所迷惑,作出正确的决策。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汲取教训,成为生活中的智者。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的意思解释、认贼作父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直言贾祸 | 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 |
金屋藏娇 |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
劳民伤财 | 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杀鸡取卵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文山会海 |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