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cǎo

三顾草庐



三顾草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草庐三顾”。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回回目:“刘玄德三顾草庐。”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gù cǎo lú

注音ㄙㄢ ㄍㄨˋ ㄘㄠˇ ㄌㄨˊ

繁体三顧艸廬

感情三顾草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真心诚意邀请。

近义词三顾茅庐

英语call on somebody three times to show one's sincerity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三顾草庐:一段忠诚与智慧的佳话》 成语“三顾茅庐”出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讲述了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故事。这一成语不仅富有深意,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象征。 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刘备胸怀大志,渴望能够拯救苍生,建立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然而,他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需要一位智谋超群的人才来辅佐自己实现理想。于是,他开始四处寻找人才,希望能够找到这样一位贤士。 在得知诸葛亮才华横溢后,刘备决定亲自前往隆中拜访他。第一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家中休息,未能见面;第二次拜访时,诸葛亮外出未归;第三次拜访时,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并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最终答应出山相助。从此,诸葛亮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成就了一番伟业。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备的诚心诚意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惜多次拜访,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尊重和渴求。同时,诸葛亮也是一位深思熟虑、深藏不露的智者。他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最终选择加入刘备的阵营,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寓意着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尊重。它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刘备一样,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去寻找那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人才。同时,我们也要像诸葛亮一样,善于观察和思考,把握机会,为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三顾茅庐”还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我们都不能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之,“三顾茅庐”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要勇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也应该尊重和珍惜身边的人才。

三顾草庐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顾草庐的意思解释、三顾草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冠履倒置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含辛茹苦 茹:吃;辛:苦。形容备受艰难;忍受痛苦。也作“茹苦含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天昏地暗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故步不离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野没遗贤 见“野无遗贤”。
朝令夕改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巧上加巧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平心而论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交臂历指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闲情逸趣 同“闲情逸致”。
战战业业 戒慎畏惧貌。
欺人自欺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热气腾腾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过甚其词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荡然无余 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或毁坏。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势不可为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断子绝孙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口是心非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解甲休兵 见“解甲休士”。
患难见真情 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
东扯西拉 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