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jiāng

三江七泽



三江七泽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泛指江河湖泽。

出处唐·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例子宋·陆游《书怀绝句》:“未驾青鸾返帝乡,三江七泽路茫茫。”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jiāng qī zé

注音ㄙㄢ ㄐ一ㄤ ㄑ一 ㄗㄜˊ

繁体三江七澤

感情三江七泽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三江五湖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三江七泽:探寻华夏大地的水之韵律》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如同璀璨的星辰,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与人文情感。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成语——“三江七泽”,一起探索它的文化内涵和地理背景。   “三江七泽”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尚书·禹贡》,原句为“岷嶓既艺,沱潜既道,云土梦作贡。三江既入,震泽厎定。”这里的“三江”指的是长江、岷江和嘉陵江;而“七泽”则指古代荆楚地区(今湖北、湖南一带)的七个著名湖泊,即云梦泽、洞庭湖、彭蠡泽、青草湖、赤沙湖、洞庭湖、阳羡湖等。这些湖泊曾经连成一片,形成了广阔的湿地系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   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三江七泽”描绘了长江流域及其支流周边地区独特的水系结构。这里不仅有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更有星罗棋布的湖泊湿地,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物产丰饶的生态系统。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不仅是连接东西部的重要纽带,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之一。而“七泽”则如同明珠般点缀其间,不仅调节着区域内的气候,还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灌溉和渔业发展。   此外,“三江七泽”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这里便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理想之地。如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三江七泽雪初晴,万壑千岩春意生”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带春天来临之际,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象。同时,“三江七泽”也是许多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见证了华夏民族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   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三江七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问题使得部分湖泊湿地面积缩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因此,保护好这片珍贵的土地,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平衡,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三江七泽”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段历史记忆,一种文化符号。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让这份来自远古的馈赠得以延续,成为后代子孙永远的财富。

三江七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三江七泽的意思解释、三江七泽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芒刺在背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乘风破浪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轮焉奂焉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风驰电掣 弛:快跑;掣:闪过。像风奔驰;像电闪过。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也作“风驰电赴”。
信及豚鱼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命中注定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刻骨铭心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说一不二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敏而好学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源源不断 源源:水流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断。
不费吹灰之力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飞檐走壁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吴头楚尾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婆婆妈妈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新官上任三把火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雷大雨小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千真万确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 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材优干济 指才能优异,有干练的办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