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éngqiānjiūmiù

绳愆纠缪



绳愆纠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改正过失,纠正错误。绳:纠正。愆:过失。谬:错误。

出处唐·柳宗元《谢李中丞安抚崔简戚属启》:“绳愆纠缪,列群肃澄之风。”


基础信息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注音ㄕㄥˊ ㄑ一ㄢ ㄐ一ㄡ ㄇ一ㄡˋ

繁体繩愆糾繆

感情绳愆纠缪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纠正过失。

近义词绳愆纠谬、绳愆纠违

英语expose and rectify error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绳愆纠缪:探究古代汉语中的智慧 在浩瀚的汉语成语海洋中,“绳愆纠缪”这一成语虽然不为众人所熟知,但它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索其内涵,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首先,“绳愆纠缪”由四个字组成:“绳”,本意是用绳索捆绑,引申为纠正、治理;“愆”,指的是过错、过失;“纠”,有纠正、整治之意;“缪”,则表示错误、谬误。因此,“绳愆纠缪”的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用绳索纠正过错,整治谬误”。然而,成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绳愆纠缪”出自《左传·昭公十四年》。这段历史记载了晋国大夫叔向劝谏晋平公的故事。当时,晋国的政局动荡不安,叔向认为国家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君主未能及时纠正臣下的过失。他建议晋平公应该像用绳子纠正弯曲一样,严格地审查官员的行为,纠正他们的过错,消除社会上的错误观念。这样,国家才能恢复秩序,走向稳定。由此,“绳愆纠缪”便成为了一个比喻性的成语,用来形容通过严厉的措施纠正错误、整顿混乱局面。 “绳愆纠缪”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社会治理的一种理想化追求。它强调了领导者或管理者应当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并纠正下属的错误行为,从而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此外,在个人修养方面,“绳愆纠缪”也提醒我们要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与不足,不断自我反省,努力改正错误,提升自身品德。 总之,“绳愆纠缪”这一成语虽然看似简单,但其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思想价值。它不仅是对古代政治伦理的反映,也是对现代社会治理和个人修养的重要启示。在当今社会,无论是在组织管理还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绳愆纠缪”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绳愆纠缪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绳愆纠缪的意思解释、绳愆纠缪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全科人儿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惨不忍睹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引鬼上门 比喻招来坏人。
上下其手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翩翩起舞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沟满壕平 形容饱满。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凿壁借光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穷家富路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掉以轻心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广阔天地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繁文缛节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古色古香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表里如一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偶一为之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白发苍苍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作贼心虚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
歌舞升平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面有难色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似是而非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