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礼知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8回:“此乃罪臣家属,寂没入官,姓木名难儿,温柔贤淑,识礼知书,兼通数学。”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lǐ zhī shū
注音ㄕˊ ㄌ一ˇ ㄓ ㄕㄨ
繁体識禮知書
感情识礼知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近义词知书识礼
英语be polite and knowledgeable(well-bre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识礼知书:古人的学问与修养》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中,有许多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还承载了古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既优雅又充满智慧的成语——“识礼知书”。
### 一、成语释义
“识礼知书”中的“识礼”,指的是懂得礼仪,尊重他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而“知书”,则是指有文化知识,能够阅读和理解书籍。整体而言,“识礼知书”形容一个人既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又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是古代社会对一个理想士人或君子的期望。
### 二、成语出处
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文公十八年》,原文为:“君子曰:‘知礼则安,安则固,固则久。’故君子必知礼,然后能安。”虽然直接使用“识礼知书”的表述可能并不常见,但其核心思想却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例如,《论语》中有孔子教导弟子要“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的就是既要注重内在品质,也要讲究外在礼仪。
### 三、成语内涵
1. **文化修养**:在古代,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知书”意味着通过学习经典文献,理解并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
2. **礼仪规范**:“识礼”则强调了遵循社会规范的重要性。无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公共场合,恰当的行为举止都是维护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
3. **内外兼修**:“识礼知书”不仅仅要求外在行为符合礼仪规范,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有相应的认知与觉悟。只有将礼仪规范内化于心,才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
### 四、现代社会意义
尽管现代社会环境与古代大相径庭,但“识礼知书”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不仅包括语言上的交流,更在于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仪习惯。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持续学习新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样至关重要。
### 结语
总而言之,“识礼知书”这一成语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的基本要求。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不忘培养高尚的情操与得体的举止。在当今社会,这种平衡发展的人格特质无疑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晕头转向(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人心归向(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雨散风流(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扪心自问(意思解释)
- 似是而非(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识礼知书的意思解释、识礼知书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畏缩不前 |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挥戈反日 | 挥舞兵器,赶回太阳。比喻排除困难,扭转危局。 |
力屈道穷 | 屈:竭,穷尽;道:途径,办法;穷:尽。力量办法都已穷尽。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