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sàng

时日曷丧



时日曷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表示誓不与其共存。形容痛恨到极点。

出处语出《书 汤誓》“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孔传:“众下相率为怠情,不与上和合,比桀于日,曰:‘是日何时丧,我与汝俱亡!’欲杀身以丧桀。”

例子城市村落,搜括无遗。遂使江东父老有时日曷丧之悲。武官爱钱之祸,一至于此!清 张岱《石匮书后集 流寇死战诸臣列传 总论》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rì hé sàng

注音ㄕˊ ㄖˋ ㄏㄜˊ ㄙㄤˋ

繁体時日曷喪

感情时日曷丧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时日曷丧》:一个古语中的悲愤与无奈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结了先贤的智慧。其中,“时日曷丧”这一成语,虽然不像其他成语那样广为人知,却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情感色彩。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 成语释义 “时日曷丧”出自《尚书·汤誓》,原文为:“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直译过来就是:“这个日子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呢?我和你都会灭亡。”这句话反映了商朝末年,商纣王暴政无道,民不聊生,百姓对现状极度不满,渴望改变的心情。后世以此比喻对现实的极端厌恶或绝望。 ### 历史背景 商朝末期,商纣王统治残暴,奢侈无度,荒淫无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周武王联合诸侯国起兵反抗,讨伐商纣王。在出征前,周武王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即《汤誓》,文中提到的“时日曷丧”,正是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暴政统治的强烈不满和迫切希望结束这种苦难生活的愿望。 ### 文化意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时日曷丧”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正义、公平、自由的追求。在面对不公和压迫时,人们总是希望能够看到光明的未来,摆脱困境。这种思想贯穿于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理想而奋斗。 ### 现代解读 在现代社会,“时日曷丧”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不应仅仅感到绝望,而是应该思考如何改变现状,为实现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正,为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时日曷丧”不仅是一句古语,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了解这一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感悟人生,进而指导我们的行动,让生活充满希望与动力。

时日曷丧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时日曷丧的意思解释、时日曷丧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加官进爵 旧时指官职提升。
谨小慎微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狐死首丘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争先恐后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铁面无私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成竹在胸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唯物主义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官僚主义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因噎废食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骨肉之亲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罪上加罪 指罪恶更为严重。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指手划脚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恐后争先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取之不尽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