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水承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出处《群音类选 <祝发记 分食寄姑>》:“慈帏恩爱成抛闪,怎能够菽水承欢。”
例子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晚生只愿家君早归田里,得菽水承欢,这是人生至乐之事。”
基础信息
拼音shū shuǐ chéng huān
注音ㄕㄨ ㄕㄨㄟˇ ㄔㄥˊ ㄏㄨㄢ
繁体菽水承歡
感情菽水承欢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奉养父母。
谜语鲁肃
近义词菽水之欢
英语be a dutiful son to one's parents even in poverty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菽水承欢:一脉温情的诠释》
在古代汉语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浩瀚的文化长河之中。每个成语背后都蕴藏着一段历史故事,一种文化内涵,一种道德观念。其中,“菽水承欢”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其背后的故事与意义。
“菽水承欢”的字面意思是指用豆类和水来表达对父母的孝顺之情。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曾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夏问曰:‘何谓也?’曾子曰:‘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也。曾子病,临终时,命子思曰:‘我死之后,若能以菽水承欢,则吾愿足矣。’”这里,曾子表达了他对于孝道的理解,即使生活贫困,只要能够用最简单的事物让父母感到快乐,就足够了。因此,“菽水承欢”常用来形容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即便条件有限,也能尽心尽力地让父母感到幸福。
“菽水承欢”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供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关怀。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孝顺并不在于物质的丰富与否,而在于能否用心去理解、关心和照顾父母。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人却忽视了对长辈的尊重与关爱。他们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甚至将父母视为负担。这样的行为无疑是错误的。我们应当从中汲取教训,学会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用实际行动去关爱他们。
总之,“菽水承欢”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成语,它提醒我们要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这份深情。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重拾那份朴素而真挚的情感,用心去感受“菽水承欢”的美好吧!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逴俗绝物(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依样画葫芦(意思解释)
- 袅袅婷婷(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死胡同(意思解释)
- 记忆犹新(意思解释)
※ 菽水承欢的意思解释、菽水承欢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难得糊涂 | 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 |
国中之国 | 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