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n

四体不勤



四体不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例子刘绍棠《瓜棚柳巷》:“你也该学一学人家眉妹子,不应四体不勤,好逸恶劳。”


基础信息

拼音sì tǐ bù qín

注音ㄙˋ ㄊ一ˇ ㄅㄨˋ ㄑ一ㄣˊ

繁体四軆不勤

正音“不”,不能读作“bú”。

感情四体不勤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辨形“体”,不能写作“休”。

近义词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反义词孜孜不倦、不辞辛劳

俄语неспособный к физическому труду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四体不勤:一种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在古代汉语中,“四体不勤”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臣闻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先王所以能久而不坠者,其勤也。今君不勤于政事,而四体不勤,何以治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四肢不勤劳,就无法管理好国家。这里的“四体”,指的是人的双手双脚;“勤”,则是指劳动或工作。 从字面上理解,“四体不勤”是指四肢不勤劳,即身体懒惰,不愿进行体力劳动。然而,在更深层次上,它反映了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即认为勤劳是一种美德,懒惰则是一种恶习。古人认为,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物质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满足。而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人在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勤劳的美德。他们不再亲自下厨做饭,而是依赖外卖服务;不再亲手洗衣服,而是使用洗衣机;甚至不用自己走路,就可以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这些行为虽然看似方便,但却让人变得越来越懒惰,越来越依赖外部世界,失去了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体不勤”的背后,实际上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勤劳的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每一次劳动的机会,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应该全力以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这也启示我们在教育下一代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他们勤劳的品质,让他们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四体不勤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四体不勤的意思解释、四体不勤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旦夕之间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众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走马观花 骑在跑着的马上看花。比喻匆忙、粗略地观察了解。走:跑。
回光反照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
自强不息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折臂三公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信以为真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羽旄之美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珍楼宝屋 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
心烦意乱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凤协鸾和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牛骥同槽 见“牛骥同皁”。
切树倒根 比喻彻底。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薪尽火灭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苟合取容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繁荣富强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反戈一击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