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ōuyánglòu

搜扬仄陋



搜扬仄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搜:寻求;扬:举荐,选拔;仄:通“侧”;仄陋:指微贱的人。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

出处《晋书·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

例子北周·庾信《答赵王启》:“信不学无术,本分泥沉,忽逢天造,搜扬仄陋,今者遂总宪司,预闻刊鼎。”


基础信息

拼音sōu yáng zè lòu

注音ㄙㄡ 一ㄤˊ ㄗㄜˋ ㄌㄡˋ

繁体搜揚仄陋

感情搜扬仄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搜扬侧陋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搜扬仄陋:发现与举荐人才的艺术》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人才是国家兴盛、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而古代贤君明主深知,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必须善于发现和举荐人才。因此,"搜扬仄陋"这一成语便应运而生,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人才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独特的用人之道。 "搜扬仄陋"出自《后汉书·章帝纪》:“故其子孙,虽有罪过,犹当哀怜,况乃无罪,而为吏所枉者乎!其令天下郡国,各举仄陋,以补其缺。”其中,“搜”意为搜寻、寻找;“扬”则指称扬、举荐;“仄”通“侧”,代表边缘、角落;“陋”则是指地位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因此,“搜扬仄陋”的本义便是广泛地搜寻并举荐那些身处偏僻之地、才能未被发掘的普通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搜扬仄陋”不仅是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更是一种治国理念。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认识到,真正的英才往往隐藏于民间,他们可能没有显赫的身份背景,也没有显眼的才华展示,但他们同样具备卓越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因此,统治者应该放下身段,不拘一格地去发现这些潜在的优秀人才,并给予他们应有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在现代社会,“搜扬仄陋”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个多元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摒弃传统观念中的偏见,打破固有的评价体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理解世界。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注重挖掘每一个个体的独特价值,鼓励他们勇于展现自我,发挥潜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的全面开发与合理利用,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总之,“搜扬仄陋”这一成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它提醒我们要有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搜扬仄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搜扬仄陋的意思解释、搜扬仄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支支吾吾 亦作“支支梧梧”。谓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
痛定思痛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拭目以待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无时无刻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春山如笑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藏形匿影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夷为平地 夷:拉平,铲平。铲平使成一块平地。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善游者溺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皮笑肉不笑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狼吞虎咽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背乡离井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狂风暴雨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霜露之悲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