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ìhánsānyǒu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出处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例子钱钟书《围城》:“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基础信息

拼音suì hán sān yǒu

注音ㄙㄨㄟˋ ㄏㄢˊ ㄙㄢ 一ㄡˇ

繁体歲寒三友

感情岁寒三友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松、竹、梅。

英语symbol of the lasting friendship,the tree durable plants of winter pine,bamboo and meihua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岁寒三友 在中华文化的丰富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还蕴含了古人对自然、道德和生活的深刻见解。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充满诗意与哲理的成语——“岁寒三友”。 #### 一、成语出处与含义 “岁寒三友”出自宋代林景熙的《王云梅舍记》:“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蒸暑尝憩息焉,岁寒三友,松竹梅也。”这句描述了作者在一个夏天休憩时,观察到松树、竹子和梅花在寒冷季节中的坚韧姿态。后来,“岁寒三友”便用来比喻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高洁品行的人或物。 #### 二、成语构成解析 - **岁寒**:指寒冷的冬季。 - **三友**:指的是松树、竹子和梅花三种植物。 这三种植物之所以被古人视为“岁寒三友”,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 **松树**:四季常青,即使在严冬也不凋零,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竹子**:挺拔直立,中空有节,寓意正直谦逊的品格。 -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代表着高洁孤傲的品质。 #### 三、成语的应用与影响 “岁寒三友”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它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岁寒三友”为题的诗词歌赋,表达作者对坚毅品格的赞美。例如,苏轼的《赠刘景文》中有:“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这里的“菊残犹有傲霜枝”就是对“岁寒三友”精神的一种描绘。 在日常生活中,“岁寒三友”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如园林设计、书法绘画等,用以表达对美好品德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体现。 #### 四、结语 “岁寒三友”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顽强与美丽。而将这种精神融入人的品格之中,则是我们应当学习和传承的文化遗产。无论是在人生的逆境还是顺境中,都能像松竹梅一样,保持内心的坚韧与高洁,这便是“岁寒三友”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

岁寒三友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岁寒三友的意思解释、岁寒三友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聋者之歌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囊萤映雪 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望尘莫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形影相顾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炙手可热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晓以大义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大包大揽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陈言务去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结驷连骑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兵微将寡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鲜血淋漓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引领翘首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冒失鬼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哀兵必胜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