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阿倒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出处《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太阿,授楚其柄。”
例子郭沫若《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基础信息
拼音tài ē dào chí
注音ㄊㄞˋ ㄜ ㄉㄠˋ ㄔˊ
感情太阿倒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使自己被动。
近义词倒持太阿、授人一柄
英语surrender one's power to another as who holds the sword backwar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太阿倒持:解读一个历史深处的成语》
在我们的汉语宝库中,成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颇为引人入胜的成语——“太阿倒持”。
“太阿倒持”出自《后汉书·何进传》,原文为“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患。今大将军(指何进)辅政,宜为海内求贤,不宜专任小吏,太阿倒持,反为所害。”其中,“太阿”是一种锋利的宝剑,而“倒持”则是将其颠倒握持。因此,“太阿倒持”的本义是指将锋利的剑颠倒握持,使剑尖朝向自己,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
从字面意义上看,“太阿倒持”似乎是在讲述一种错误的武器使用方式,但其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寓意。它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权力失控、局势混乱的局面,即拥有强大权势的人或事物,反而被其所掌控,成为自身利益的威胁。这就像一个人握着一把利剑,却将其颠倒过来,剑尖直指自己,随时可能伤害到自己。
在现代社会,“太阿倒持”这一成语常被用来比喻掌握权柄者没有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反而让权力反过来制约甚至危害自己。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如果高层领导不能正确引导团队,反而被下属牵着鼻子走,那么企业就有可能陷入混乱。再如,在国家治理层面,如果政府官员滥用职权,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此外,“太阿倒持”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避免因一时的疏忽或失误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只有正确把握手中的权力,才能有效地维护自身的权益,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太阿倒持”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一则富有哲理的警示。它告诫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谨慎行事,确保权力始终服务于正义与公利,切勿让权力成为自我伤害的工具。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本位主义(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连车平斗(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井中视星(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英雄所见略同(意思解释)
- 老气横秋(意思解释)
※ 太阿倒持的意思解释、太阿倒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一时一刻 |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以权谋私 |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便还就孤 | 就撤回到我这里.。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 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