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ozhīkuì

桃李之馈



桃李之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原谓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出处《诗·大雅·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例子明·归有光《河南策问对二道》:“吹毛求疵,诋欺无限,桃李之馈,集以成罪。”


基础信息

拼音táo lǐ zhī kuì

注音ㄊㄠˊ ㄌ一ˇ ㄓ ㄎㄨㄟˋ

繁体桃李之饋

感情桃李之馈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送礼。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桃李之馈:一份深情的回馈》   “桃李之馈”这四个字,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文化意义。它源自中国古代,承载着古人对于师生情谊的一种美好期待与表达。   首先,“桃李”一词本身就有特殊的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李”常常用来比喻学生。这源于《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后世将其引申为“桃李满天下”,意指老师的学生遍布各地,成为社会的栋梁。而“馈”则有赠送、回报之意。因此,“桃李之馈”可以理解为学生们对老师的感恩和回馈。   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一成语背后有着深厚的故事背景。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时期的名臣杨震曾教导过众多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后来成为了朝廷重臣或地方官员,他们都非常尊敬和感激杨震的教诲。每当清明节时,这些学生都会带着自己种植的桃李树苗回到老师家中,亲手栽种,以此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这种行为逐渐演变成了一个传统,象征着对老师的感恩和尊敬。   在现代社会,“桃李之馈”依然被广泛用于形容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无论是在学校还是职场,当我们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时,都应该心怀感激,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回馈。这不仅是对他人付出的认可,也是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正如古人所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每一位老师都值得我们用一生去铭记和感恩。   总而言之,“桃李之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每一段师生关系,铭记那些曾经给予我们知识和智慧的人。同时,也鼓励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回馈社会,传递爱心。

桃李之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桃李之馈的意思解释、桃李之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祸绝福连 指灾祸消失,好运接连不断。
心有余而力不足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颐指气使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说雨谈云 雨、云:男女欢合。谈论男女欢合之事。
山雨欲来风满楼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拂袖而去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咄咄逼人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十羊九牧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鱼死网破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文山会海 形容文件会议多得泛滥成灾。
敢不承命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三十三天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事与愿违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将功折罪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短寿促命 短命早死,要命。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爱毛反裘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落落寡合 落落:孤独的样子;不合群。寡:少;合:合群。孤孤单单;很难合群。
扣人心弦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束身受命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金玉满堂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孤注一掷 注:赌注;赌博时所押上的钱;孤注:赌钱的人在输急时把所有的钱并在一起作为赌注;掷:这里指赌钱时掷骰子。赌徒在输急了的时候把所有的钱并作一次押上去;以决最后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
声驰千里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打开天窗说亮话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