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gòngyǒu

通共有无



通共有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互相接济;互通有无。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俊振济贫乏,通共有无。”

例子宋·叶适《<归愚翁文集>序》:“方其家居,得朋友,通共有无,并坐接席,不知岁月迁改。”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gòng yǒu wú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ㄥˋ 一ㄡˇ ㄨˊ

繁体通共有無

感情通共有无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互通有无、通无共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通共有无:共享与互助的美好理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面对这些困难时,如果我们能够互相帮助,共同克服,这将是我们社会中的一种美好现象。这种美好的现象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通共有无”。 “通共有无”出自《汉书·货殖传》,原句为:“通共有无者,谓人有余力,可助人也;人有所乏,则可取之。”这句话的大意是说,人们在生活过程中,有时会有剩余的力量或资源,可以用来帮助他人;而有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不足,这时就可以向他人寻求帮助。这种互相帮助、资源共享的行为就是“通共有无”的具体体现。 这个成语主要强调的是团结互助的精神,提倡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个人之间,也体现在集体和社会层面。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的背景下,“通共有无”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是解决社会问题,我们都应该秉持着这种精神,携手合作,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此外,“通共有无”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仁爱”思想。仁爱是指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它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也要关注他人的需求。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应该伸出援手;当我们有能力时,也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通共有无”这一理念的核心所在。 总之,“通共有无”是一种倡导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美好理念。它提醒我们要珍惜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学会分享与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共同前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通共有无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通共有无的意思解释、通共有无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吸血鬼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严阵以待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八斗之才 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
蠢蠢欲动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匡乱反正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神出鬼入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抛砖引玉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废书而叹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反老还童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进锐退速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黑不溜秋 形容黑得很难看。
有目共睹 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女扮男装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融会贯通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一窍不通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如痴如醉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散带衡门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迫不得已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细水长流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