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guānzàibào

恫瘝在抱



恫瘝在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恫:疼痛;瘝:病。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出处《尚书·康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

例子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0回:“做得那种恫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己饥己溺的神情。”


基础信息

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ㄢ ㄗㄞˋ ㄅㄠˋ

感情恫瘝在抱是褒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统治者或官员等。

近义词恫瘝在身

英语show extreme concern over the people's hardship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恫瘝在抱”:仁者情怀的深刻表达》 在中国古老而丰富的成语宝库中,“恫瘝在抱”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意的成语。这个成语宛如一颗蕴含着古人智慧和慈悲之心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恫瘝在抱”的字面意义是把人民的疾苦放在自己的怀抱里。“恫”,指的是痛苦、哀伤;“瘝”,本义为病痛。当我们细细品味这个成语时,仿佛能看到一位心怀天下的仁者,他将百姓所遭受的一切苦难都视若己出,紧紧地拥入自己的怀抱之中,那是一种无尽的怜悯、深切的同情以及想要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的决心。 从历史的长河中看,这一成语体现的是古代明君贤臣应有的品德。那些心系黎民的统治者或官员们,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治理国家、安定百姓的重任。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在他的治下,贞观之治得以实现。他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理念告诫自己要重视百姓的力量,关心百姓的疾苦。对于他来说,百姓的每一份痛苦就如同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这便是“恫瘝在抱”的帝王之道。再如范仲淹,他一生都在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论是推行新政还是在地方任职,他总是将百姓的艰难困苦时刻挂在心头,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这种情怀也正契合了“恫瘝在抱”的精神内涵。 在现代社会,“恫瘝在抱”依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它提醒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尤其是领导者和公职人员,要有悲悯之心。当我们在面对自然灾害后的受灾群众、贫困地区的儿童或是因疾病而陷入绝境的家庭时,应该像把他们的痛苦揽入怀中一样去给予援助。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施舍或者形式上的关怀,而是发自内心深处对他人苦难感同身受之后真诚的付出。例如,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无数医护人员不顾自身安危奔赴抗疫一线,他们精心照料每一位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就是现代版的“恫瘝在抱”。又如一些慈善家和社会公益组织,他们倾注心血帮助弱势群体,努力改善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也是这种精神的传承。 “恫瘝在抱”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伟大的人类情怀的象征。它让我们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不应冷漠相对,而应彼此关爱、相互扶持。当我们都能怀着这样的心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时,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暖、和谐,充满爱与希望。

恫瘝在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恫瘝在抱的意思解释、恫瘝在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起兵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有去无回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知其不可而为之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危急关头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雷霆万钧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休戚是同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读书种子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有求必应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岁寒三友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慢条斯理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不慌不忙。
阿时趋俗 阿:迎合。迎合时尚和世俗。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一弹指顷 手指一弹的时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一时无两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貌合神离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记忆犹新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颜骨柳筋 见“颜筋柳骨”。
微故细过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泥塑木雕 用泥土塑造、木头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
斗筲之器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飘飘欲仙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无所作为 作为:做出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