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xīngòng

同心共济



同心共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心协济”。谓齐心协力,克服困难。

出处宋·欧阳修《朋党论》:“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共济。”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58回:“吾与公以肺腑之交,为国家大将,同心共济,何用相疑?”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īn gòng jì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ㄣ ㄍㄨㄥˋ ㄐ一ˋ

繁体同心共濟

感情同心共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和衷共济、同心协济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同心共济:团结一致,共克时艰》 成语是汉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浓缩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哲思。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同心共济”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力量和希望的成语。 “同心共济”出自《宋书·庾炳之传》,原句为:“同心共济,始终如一。”从字面上看,“同”意味着相同、一致,“心”指的是内心或精神,“共”则表示共同,“济”在这里有渡过难关的意思。整个成语描绘了一幅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彼此之间紧密合作、齐心协力,最终克服困境的画面。 当我们把“同心共济”拆解开来理解,它不仅是一种行动上的配合,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它强调的是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的全民动员,还是企业内部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亦或是朋友间在对方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同心共济”的精神无处不在。 “同心共济”的内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不仅指人们在物质层面上的合作,更强调了在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比如,在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时,世界各国需要放下分歧,携手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又或者是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当学会理解和尊重彼此,共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之,“同心共济”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之一。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也要时刻牢记集体的力量,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实现共赢的局面,共创美好未来。

同心共济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同心共济的意思解释、同心共济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吉星高照 吉星:指福、禄、寿三星;古人以为吉祥之星。吉祥之星高高照临。借指能带来吉祥的人或事物。
新仇旧恨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一视同仁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引鬼上门 比喻招来坏人。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遁世离俗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百战百胜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触目皆是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败俗伤风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钻木取火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举直错枉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美人迟暮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横七竖八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凌云之志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竹篮打水一场空 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
无所畏惧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天相吉人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土生土长 当地生长的。
千里命驾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惊心悼胆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