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休共戚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同休等戚”。①谓同欢乐共忧患。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②偏指共患难。
出处《周书·尉迟迥传》:“吾居将相与国舅甥,同休共戚,义由一体。”
例子清·李渔《巧团圆·防辱》:“指望他早去早回,毕了婚姻之事,也有个同休共戚之人。”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xiū gòng qī
注音ㄊㄨㄥˊ ㄒ一ㄡ ㄍㄨㄥˋ ㄑ一
繁体同休共慼
感情同休共戚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休戚相关、同休等戚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同休共戚”成语讲解》
在汉语的璀璨星空中,成语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星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同休共戚”这一成语便是其中独特的一颗,它有着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魅力。
**一、成语释义**
“同休共戚”的意思是共同欢乐或共同忧患。从字面来看,“同”表示相同、一起;“休”有喜乐、吉庆之意;“戚”则代表着忧愁、悲哀。这个成语描绘出一种人们之间紧密相连的情感状态,无论是处于幸福美满的时刻,还是遭遇困难悲伤的情境,彼此都相互陪伴、感同身受。
**二、语源探析**
虽然这个成语不像一些古代典籍中明确记载来源的成语那样有确切的故事出处,但它体现了古人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君臣之间都有着荣辱与共的关系。例如,在家族中,家族的兴盛会带来整个家族的欢乐,而家族遇到危机时,每个家族成员都会为之担忧,这种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延伸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领域,就形成了“同休共戚”的理念。
**三、情感内涵**
1. **积极意义**
- 它表达了人类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当我们说一群人“同休共戚”时,意味着他们之间有着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在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中,社区里的居民们欢聚一堂,大家共同庆祝,分享着喜悦的心情。孩子们在街头巷尾嬉笑玩耍,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美食、畅谈生活。这种欢乐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是整个群体共同拥有的美好时刻。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大家的心紧紧相连。
- 在面对困难时,“同休共戚”体现的是一种不离不弃的精神。当一个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如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许多国家都会伸出援手。受灾地区的民众与救援人员、志愿者以及远方关注的人们都在同一片情感的天空下。救援人员不顾危险地拯救生命,志愿者们提供物资和心理支持,远方的人们为灾区祈福捐款,大家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分担着痛苦,也期待着灾后的重建和发展。
2. **消极方面(较少提及)**
- 然而,如果过度强调“同休共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盲目跟风或者集体无意识的行为。例如,在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盛行的时候,如果人们只是因为“同休共戚”的情感而随波逐流,不去思考是非对错,那么这种所谓的“同休共戚”就会失去其积极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这个成语本身的问题,而是使用者需要正确把握其内涵,不能让美好的情感变成负面行为的借口。
**四、成语运用**
1. **书面语中的使用**
- 在文学作品里,“同休共戚”常常被用来刻画人物关系或者描述群体的状态。如描写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妻:“这对老夫妻相伴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雨,真正做到了同休共戚。年轻时为了家庭的生计四处奔波,晚年又共同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 在历史著作中,也会用到这个成语来阐述某个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或者政治局势下的民众反应。“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百姓们同休共戚,一方面渴望和平稳定,另一方面又在艰难的环境中互相扶持,共度难关。”
2. **口语表达中的应用**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恰当地使用这个成语。比如朋友之间聊天时,一个人说:“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是同休共戚。谁家有个喜事大家都跟着高兴,要是有人遇到困难,其他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帮忙。”
总之,“同休共戚”这个成语以其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表达,展现了人类之间复杂而又美好的情感纽带。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珍惜身边的人,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连接,无论是在快乐的时光里共享幸福,还是在艰难的岁月里共担风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谈笑风生(意思解释)
- 喜笑颜开(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群龙无首(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有求必应(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同休共戚的意思解释、同休共戚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个人主义 |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袅袅婷婷 | 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