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shíwèn

投石问路



投石问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例子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2回:“这是投石问路,实乃一石二鸟。”


基础信息

拼音tóu shí wèn lù

注音ㄊㄡˊ ㄕˊ ㄨㄣˋ ㄌㄨˋ

繁体投石問路

感情投石问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探路。

谜语入客栈拼命三郎探盘陀

英语grope one's way by throwing stones(sound out)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投石问路:一个古老的智慧》 在我们的语言宝库中,有许多精妙绝伦的成语,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汉语的长河之中。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故事,一种文化,一种智慧。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个既古老又充满智慧的成语——“投石问路”。 “投石问路”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原文是:“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遂将吏士直趣鄯善。鄯善王广惊怖,超告以汉威德,广遂奉超所要求。”这里讲述的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军事家班超的故事。班超在出使西域时,为了了解鄯善国的情况,决定采取行动。他利用夜晚的黑暗,带领士兵们悄悄接近鄯善国的营地,然后故意弄出声响,把石头扔进营地,以此试探对方的反应。通过这种方式,班超成功地获取了有关鄯善国的情报,并最终促成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和平。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投石问路”的含义。它原指在夜间行军或探险时,向未知的地方投掷石块以判断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后来,这个成语被引申为通过某种试探性的行为来探知情况,以达到某种目的。在现代汉语中,“投石问路”通常用来比喻采取试探性行动以了解对方的态度或意图,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投石问路”的智慧在于其策略性和谨慎性。在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或面对不确定的局面时,直接暴露自己的意图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而通过“投石问路”,则可以巧妙地探测对方的真实想法和立场,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作出更为合理的应对措施。 总之,“投石问路”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更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教会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具备一定的策略意识,既要勇于探索未知,又要善于规避风险。在当今社会,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企业经营,甚至是国家间的交往,这种智慧都是不可或缺的。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稳健地前行。

投石问路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的意思解释、投石问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月明如水 月光清澈,如同水一样。
训练有素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心灰意懒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刚正不阿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尾生之信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珠宫贝阙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饮水思源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苦口之药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土木形骸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时至运来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命与仇谋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绘声绘影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风急浪高 形容风浪很大。
死对头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平地一声雷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稳如泰山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汗马功劳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善善恶恶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千真万确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刮目相看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可有可无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