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壶敲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唾壶击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豪爽》:“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例子清·吴愧庵《营中送春》:“一半春光缧绁过,唾壶敲缺待如何。”
基础信息
拼音tuò hú qiāo quē
注音ㄊㄨㄛˋ ㄏㄨˊ ㄑ一ㄠ ㄑㄩㄝ
繁体唾壺敲缺
感情唾壶敲缺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
近义词唾壶击缺、唾壶击碎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唾壶敲缺”成语讲解》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成语宝库中,“唾壶敲缺”是一个富有韵味且充满历史底蕴的成语。
一、字面含义
从字面上看,“唾壶”是古代一种用来盛吐痰等污物的器具,类似于现代的痰盂。而“敲缺”,就是把唾壶敲打出缺口的意思。那么,为何有人会去敲打唾壶,并且还敲出缺口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到成语背后的历史故事当中了。
二、典故来源
这个成语出自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王处仲,即东晋时期的大将王敦。他胸怀大志,对曹操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非常钦佩和喜爱。每当饮酒之后,意气风发之时,他就会高声吟诵这几句诗,一边吟诵一边用如意(古代一种象征吉祥或者权力的器物,形状像一把长柄马蹄铁)敲打着唾壶,来表达自己内心澎湃的壮志豪情,久而久之,唾壶就被敲出了许多缺口。
三、成语寓意
1. 抒发壮志
这个成语首先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抒发壮志的情感。王敦借敲打唾壶吟诵诗句的方式,是在宣泄自己即使到了暮年也依旧有着远大的抱负。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理想的执着追求,无论岁月如何流转,都不会放弃心中的伟大志向。这种情感跨越了时空,让我们看到古人对于自身价值实现的渴望,就像今天的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也会有那种热血沸腾、想要大声呐喊出心中理想的时候。
2. 怀才不遇的悲愤
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它也隐含着怀才不遇的悲愤情绪。王敦虽有雄心壮志,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的志向未必能够完全实现。所以他在酒后的吟诵与敲打,也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奈的抗议。这种悲愤之情,让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行为的词汇,更成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使那些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却仍然心怀壮志的人们产生深深的共鸣。
四、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唾壶敲缺”常常被引用,以增添文章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例如在一些描写文人雅士聚会或者英雄人物抒发壮志的情节里,作者可能会巧妙地运用这个成语。它能让读者迅速联想到王敦的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心境。同时,这个成语也经常出现在诗词创作中,诗人用它来烘托气氛或者表达自己的情怀,使得诗词更具古典韵味。
总之,“唾壶敲缺”这个成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缩影,提醒着我们传承古人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嫁狗随狗(意思解释)
- 妇人醇酒(意思解释)
- 体恤入微(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仁义道德(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飞檐走壁(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绊脚石(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倒载干戈(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貌合神离(意思解释)
- 丹书铁契(意思解释)
- 弃重取轻(意思解释)
- 兵无斗志(意思解释)
- 夫荣妻贵(意思解释)
- 私盐私醋(意思解释)
- 伏法受诛(意思解释)
- 两脚书橱(意思解释)
※ 唾壶敲缺的意思解释、唾壶敲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斗鸡走狗 | 斗:使相斗;走狗:唆使狗跑。做公鸡打架、使狗赛跑的游戏。指旧时纨绔子弟、游手好闲的人的无耻游戏。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嘘寒问暖 |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
吸血鬼 | 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 |
物腐虫生 | 东西腐烂了才会生虫。比喻祸患的发生,总有内部的原因。也比喻本身有了弱点,别人才能乘机打击。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心直口快 | 性情直爽;有话就说。直:直爽。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五花八门 |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