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已亡国家的祠社。古代天子将其作为亡国的象征,以自儆戒。
出处《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例子汉·蔡邕《独断》:“亡国之社:古者天子亦取亡国之社以分诸侯,使为社以自儆戒。”
基础信息
拼音wáng guó zhī shè
注音ㄨㄤˊ ㄍㄨㄛˊ ㄓ ㄕㄜˋ
繁体亡國之社
感情亡国之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 成语解析:亡国之社
在中华文化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成语作为语言中的瑰宝,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典故,还承载了深邃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引人深思的成语——“亡国之社”,它不仅仅是一个词语,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反思。
#### 一、成语释义
“亡国之社”这个成语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社者,土地之主也。土地者,国家之本也。国家不亡,则社稷存焉;国家若亡,则社稷亦亡。”简单来说,“亡国之社”指的是国家灭亡后废弃的土地神坛。这里的“社”是指古代人们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象征着国家的根基和命脉。当一个国家灭亡时,这些曾经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祭祀场所也就失去了意义,被遗弃或毁坏。
#### 二、成语出处与背景
“亡国之社”的故事背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当时,诸侯之间争霸不断,战争频发,国家兴衰更迭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左传》记载了鲁国大夫子产的一段话,他用“社”来比喻国家的根本,强调了国家与土地神坛之间的密切关系。子产认为,土地是国家的基础,如果国家能够保持稳定和发展,那么土地神坛就会得到人们的敬仰和保护;反之,一旦国家走向衰败甚至灭亡,这些神圣之地也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 三、成语寓意
从更深层面理解,“亡国之社”不仅仅是对国家命运的一种形象化描述,更是对执政者责任的一种深刻警示。它告诫统治者应当珍惜民力,维护社会稳定,重视国家的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避免重蹈覆辙,成为后世的警示案例。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应时刻警醒,珍惜现有的资源和机会,以免因一时的疏忽或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
#### 四、成语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亡国之社”常用于形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丧失生命力的事物,比如某个行业在竞争中被淘汰,或者某种文化传统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失等。通过使用这一成语,我们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出对于事物消逝或衰退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传递出对现状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发展的期待。
总之,“亡国之社”这一成语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不仅让我们回顾历史,也促使我们在面对现实挑战时,保持清醒的认识,努力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轻而易举(意思解释)
- 斩草除根(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凤毛麟角(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孝子贤孙(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亡国之社的意思解释、亡国之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功亏一篑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点而没有成功。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捞一把 |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