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ǎngzhèngrén

枉己正人



枉己正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基础信息

拼音wǎng jǐ zhèng rén

注音ㄨㄤˇ ㄐ一ˇ ㄓㄥˋ ㄖㄣˊ

感情枉己正人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英语rectify others and forget oneself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枉己正人:一种自我牺牲与道德引领的哲学》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是浓缩历史智慧的瑰宝。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充满深意的成语——“枉己正人”。 ### 成语释义 “枉己正人”出自《孟子·尽心上》,其原文为:“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之所谓贤人者,枉己而正人。”这里的“枉己”指的是使自己偏离正确的道路或原则,“正人”则是纠正他人,使其走上正道。整句成语的意思是,自己违背原则去纠正别人,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 成语解析 从字面意义上看,“枉己正人”似乎是在批评那些不顾自身行为规范,却试图纠正他人的人。然而,深入理解这句话,我们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上的指责,更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提升的过程。孟子在此强调的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应当通过自身的言行来引导他人,而不是单纯地去纠正或批评他人的错误。 ### 现代意义 在当今社会,“枉己正人”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他人缺点时,首先应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真正的领导者或榜样人物,往往是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教育他人,而非简单粗暴地指出他人的不足。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引导他人走向正确方向,同时也能够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和社会风气的好转。 ### 结语 总而言之,“枉己正人”这一成语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也为现代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它教会我们,在追求道德完善的同时,也要注重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用实际行动去感染和带动周围的人,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枉己正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枉己正人的意思解释、枉己正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壮气吞牛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仰屋著书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坏法乱纪 破坏法制和纪律。
功成名就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惊心动魄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兴高采烈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生拉硬扯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熟能生巧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地大物博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叫苦连天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战战业业 戒慎畏惧貌。
安身立命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起死回生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生知安行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不错。
妙语连珠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奋起直追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唯利是图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一览无余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