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例子倘用围魏救赵之计,且不来解此处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注音ㄨㄟˊ ㄨㄟˋ ㄐ一ㄡˋ ㄓㄠˋ
繁体圍魏捄趙
感情围魏救赵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
辨形“魏”,不能写作“味”。
谜语孙膑救邯郸
近义词声东击西
反义词围城打援
英语save the Zhao by besieging the capital of the Wei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围魏救赵》:智谋与策略的艺术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一些充满智慧与策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往往被后人提炼成一个个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情境或策略。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成语——“围魏救赵”。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军事家们的智慧,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 成语出处
“围魏救赵”出自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名将孙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不直接救援赵国,而是出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魏国撤军回防,从而达到解救赵国的目的。最终,这一策略成功实施,魏军果然撤军回救,赵国因此得救。
### 成语含义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包围魏国来救助赵国。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比喻采用间接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正面冲突。这种策略不仅在军事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也同样适用。
### 现代启示
在现代社会,“围魏救赵”的策略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有时直接解决问题可能会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这时,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寻找问题的关键点,通过改变局势来间接达到目的,或许会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商业竞争中,企业可能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与其直接对抗,不如寻找对手的弱点或市场上的空白地带,通过创新产品或服务来吸引客户,从而间接地削弱竞争对手的力量。
### 结语
“围魏救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的是对策略、智慧以及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策略,用巧妙的方式解决问题,无疑会成为我们应对挑战的重要武器。希望每一个人都能从这个成语中获得启示,运用智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轨同风(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绰有余裕(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慌里慌张(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不问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河山之德(意思解释)
※ 围魏救赵的意思解释、围魏救赵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人面兽心 |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牛口之下 | 借指卑下的地位。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东扶西倒 | 从这边扶起,却又倒向那边。比喻顾此失彼。也形容坏习气太多,纠正了这一点,那一点又冒头了。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心烦意乱 |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