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之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例子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基础信息
拼音wō jiǎo zhī zhēng
注音ㄨㄛ ㄐ一ㄠˇ ㄓ ㄓㄥ
繁体蝸角之爭
感情蜗角之争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近义词蜗角斗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蜗角之争:微不足道的争斗》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智慧和道德观念。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一个颇为有趣的成语——“蜗角之争”。
“蜗角之争”出自于《庄子·则阳》篇。原句是:“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大意是说,在蜗牛的两只触角上,有两个国家在不断地争夺土地,甚至不惜发动战争。庄子通过这个比喻,讽刺了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争斗不休的人们。
蜗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软体动物,其外壳虽小,却足以保护它免受外界的侵害。然而,蜗牛的触角更显小巧,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蜗角之争”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而进行的争斗,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现代社会,我们或许会发现,生活中许多争执和纷争,其实都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比如,邻居之间为了停车位的问题争吵不休,或是同事间因为一个项目的功劳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这些争端虽然看似重要,但实际上都只是“蜗角之争”,并不值得花费太多精力去计较。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忽视一切矛盾和冲突。相反,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我们需要理性思考,妥善处理。正如庄子所言,人们应该学会放下那些无谓的争斗,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时,便能超越那些“蜗角之争”,达到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之,“蜗角之争”这一成语教会我们要有大局观,不要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学会宽容与理解,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享受生活的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手下留情(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有两下子(意思解释)
- 无妄之灾(意思解释)
- 僧多粥少(意思解释)
- 严阵以待(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昂首挺胸(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十全大补(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视死如归(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蜗角之争的意思解释、蜗角之争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聪明伶俐 | 伶俐:灵活。形容小孩子头脑灵活;记忆力和理解力强。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
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