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措手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例子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当时我眼睁睁地看着父母的死尸,简直无所措手足,不知怎么办才好。”
基础信息
拼音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注音ㄨˊ ㄙㄨㄛˇ ㄘㄨㄛˋ ㄕㄡˇ ㄗㄨˊ
繁体無所措手足
感情无所措手足是贬义词。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手足无措、无所措手
英语at a loss what to do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无所措手足:在困境中迷失方向》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更承载着古人对于生活、道德和智慧的深刻思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无所措手足”这一成语的世界,探索它背后的意义与价值。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成语:“无所措手足”。其中,“无”表示没有;“所”在这里表示动作的对象或结果;“措”有放置、安排的意思;而“手足”则比喻行动或能力。因此,“无所措手足”的字面意思就是“没有办法安放自己的手脚”,引申为“不知如何行动,感到迷茫或慌乱”。
成语往往源自于古代的典故或故事。“无所措手足”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原文是:“子玉使宛春告于齐师曰:‘请退师以纾晋国之难。’齐师不许。子玉怒,欲战,子犯曰:‘君未知战。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子玉闻之,大惧,恐不能敌,乃退师。及楚师既退,晋人追之,至河,止,弗能渡。于是晋侯谓子犯曰:‘今日之战,可谓无所措手足矣!’”
这段话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的一场战役。晋文公(即文中提到的晋侯)在面对楚军时,因担心士兵们会因为恐惧而无法有效作战,从而产生了“无所措手足”的感觉。这不仅反映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更体现了领导者在关键时刻的焦虑与无助。
在生活中,“无所措手足”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或复杂问题时感到茫然失措的状态。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突然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前的情况,就可以说他“无所措手足”。此外,这个成语也可以用于表达个人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内心的纠结与困惑。
总之,“无所措手足”是一个生动形象地描绘人在困境中感到迷茫和无助的成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应当保持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同时,这个成语也鼓励我们要学会在压力面前保持镇定,从容应对各种复杂局面,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方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秋水伊人(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奇才异能(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慢条斯理(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无所措手足的意思解释、无所措手足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在此一举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拉大旗作虎皮 |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促膝谈心 | 促:挨近;促膝:膝盖挨近膝盖。形容面对面靠近坐着;亲密地交谈心里话。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