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提并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例子二者相提并论,则陈张两公之捐躯殉难,均有所迫而然也。(清 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
基础信息
拼音xiāng tí bìng lùn
注音ㄒ一ㄤ ㄊ一ˊ ㄅ一ㄥˋ ㄌㄨㄣˋ
繁体相提並論
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g”。
感情相提并论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提”,不能写作“题”。
辨析“相提并论”和“等量齐观”;都含有把不同的等同起来的意思。但“相提并论”指把不同性质的对象放在一起谈论;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等量齐观”只能用于对待事物;表示同等看待。
近义词混为一谈、同日而语
反义词一分为二
英语be placed in the same category
俄语сопоставить(ставить знак равенства)
日语同等(どうとう)に見なす
德语jn/etwas mit jm/etwas gleichsetzen
法语parler sur un pied d'égalité(mettre sur le même pla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相提并论:一种平等看待的态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我们进行比较的情况。这种比较有时候是为了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时则是为了发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共同点。而在众多的成语中,“相提并论”则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它既表达了平等看待事物的态度,也体现了我们对于不同事物间共性的认识。
“相提并论”一词最早出自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原句为:“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意思是说,如果两只老虎互相争斗,那么它们都无法生存。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要优先考虑国家的危难,而不是个人的恩怨。这里的“两虎共斗”就是“相提并论”的雏形,它形象地描述了两个事物或人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情形。
在现代汉语中,“相提并论”通常用来表示将两个或多个原本不具备可比性的事物或人物放在同一个标准下进行评价。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比较并不意味着这些事物或人物在所有方面都完全相同或者等同,而只是强调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或者层面上,它们具有相似之处。例如,当我们说“不能将他与那些庸才相提并论”,实际上是在强调这个人有独特的才能和价值,不应被混同于一般水平的人。
“相提并论”还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平等看待的态度。比如,在讨论问题时,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不应该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就忽视他们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把每个人的观点都相提并论,给予充分的重视。”
“相提并论”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多样的世界时,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物,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被既有观念所束缚。通过运用“相提并论”这一成语,我们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铁板钉钉(意思解释)
- 不过尔尔(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干干脆脆(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不置可否(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运筹帷幄(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相提并论的意思解释、相提并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绿林大盗 | 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
不屑一顾 | 不屑:认为不值得;不愿意做或不愿意接受;一顾:看一下。不值得一看。指对某些事物或人看不起。 |
杯蛇幻影 | 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香销玉沉 | 香、玉:美女;销:通“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断织劝学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