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āogànzhì

宵旰图治



宵旰图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宵衣旰食,勤于政事,设法治理好国家。

出处《明史 罗侨传》:“愿陛下慎逸游,屏玩好,放弃小人,召还旧德,与在廷臣工,宵旰图治,并敕法司慎守成律。”


基础信息

拼音xiāo gàn tú zhì

注音ㄒ一ㄠ ㄍㄢˋ ㄊㄨˊ ㄓˋ

繁体宵旰圖治

感情宵旰图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近义词昃食宵衣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宵旰图治:夜以继日的治理之道》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成语中,“宵旰图治”是一个蕴含深刻治国理念和高尚政治追求的成语。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古代君主勤政爱民的情景,更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的高度期待。 “宵”在汉语中代表夜晚,“旰”则表示天色已晚、接近深夜。“宵旰”一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而“图治”则是谋划治理国家的意思。因此,“宵旰图治”整体上表达的是从早到晚,甚至通宵达旦地思考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更好地为百姓谋福利。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常能见到许多帝王将相因宵旰图治而流芳百世的例子。比如西汉时期的文帝刘恒,他即位后,常常穿着朴素的衣服,亲自耕作农田,以此来勉励自己和官员们要勤俭节约。即使到了深夜,他也不忘批阅奏章,关心民间疾苦,这种精神正是宵旰图治的具体体现。再如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常常彻夜不眠,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帝王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伟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宵旰图治的精神。 然而,“宵旰图治”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模式,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它强调的是领导者应当具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不懈努力的决心。在现代社会,这一理念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领导,都应该学习古代明君的宵旰图治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所在,不断探索创新,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总之,“宵旰图治”这一成语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古代贤明君主勤奋治国的形象,更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价值观。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只有真正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宵旰图治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宵旰图治的意思解释、宵旰图治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失败是成功之母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空空荡荡 形容冷冷清清,空无所有的情景或指心里没着落的感觉。
孤身只影 形容孤单一人。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 富:有钱;贵:地位高;淫:惑乱;威武:武力。指不因有钱有势而惑乱,不因武力或权势而胁迫屈服。
缘悭分浅 悭:欠缺。缘分欠缺。指与对方无缘相见
鉴影度形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将功补过 将:拿;补:补偿。用功劳补偿过错。
赶尽杀绝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安安静静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辞简意足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
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今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
薄暮冥冥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黄雀衔环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海水不可斗量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比众不同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不可磨灭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错落有致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手不释书 犹手不释卷。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散言碎语 犹言闲言碎语。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耳聪目明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