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洗手奉职”。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宫闱日用之数,视前代不过什二三,而内务府堂郎中皆视为脂膏窟泽,相沿积习,几无一洗手奉公之人。”
基础信息
拼音xǐ shǒu fèng gōng
注音ㄒ一ˇ ㄕㄡˇ ㄈㄥˋ ㄍㄨㄥ
感情洗手奉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忠于职守。
近义词洗手奉职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洗手奉公”成语讲解》
在汉语的浩瀚海洋里,每一个成语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洗手奉公”便是这样一颗独特的明珠。
**一、字面含义**
“洗手奉公”的字面意思十分直观。从字面上看,“洗手”,并非仅仅指清洁双手这个日常行为,而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它寓意着摆脱以往可能存在的不良习性或者不正当的行为方式;“奉公”,则是全心全意地为公众服务,一心向着公共利益,遵循公正无私的原则行事。所以整个成语合起来就是指彻底改掉以前的私欲杂念或者不当之处,以廉洁正直的态度来为公众办事。
**二、历史渊源**
这个成语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它最早出自《庄子·外物》:“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出现“洗手奉公”的表述,但蕴含了类似的思想转变。后来在宋朝的《宋史·贾黄中传》中有明确记载:“及领春宫,乃更廉慎,有古人之风。既罢职,又益谦退,每宾僚置酒,则取板笏以记过失于上,坐客未尝不叹服,目为‘监戒先生’。黄中曰:‘此非洗心涤虑,何以及斯!’”贾黄中原本有些不足之处,但在担任重要职务后,痛下决心改过自新,以廉洁谨慎的态度对待工作,这便是“洗手奉公”的典型体现。从这些历史典故中可以看出,古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或者曾经的不良倾向时,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积极地改变自己,以一种全新的、正直的姿态投入到为公众谋福利的工作中去。
**三、现实意义与价值**
在现代社会,“洗手奉公”依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政府官员来说,这是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要求。他们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如果不能做到“洗手奉公”,就容易被贪欲所侵蚀,做出损害民众利益的事情。只有像那些清正廉洁的古代贤臣一样,在任职之前或者发现自身存在可能影响公正的问题时,果断地“洗手”,摒弃一切私心杂念,才能真正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例如焦裕禄同志,他在兰考县任职期间,始终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不为个人利益所动,一心扑在改善兰考人民生活条件的工作上,他的事迹充分诠释了“洗手奉公”的精神内涵。
在企业界,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也应当秉持“洗手奉公”的理念。领导者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制定合理的制度,不搞特殊化;员工也要忠诚于企业,不损公肥私,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那些秉持诚信经营理念的企业往往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长久发展下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倡导这种精神。当我们参与到社区事务、志愿服务等公共活动中时,应该抛开个人的小算盘,真心实意地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努力。比如在疫情期间,无数志愿者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到防疫工作中,他们不计报酬、不图名利,这就是“洗手奉公”精神在平凡人身上的闪光。
总之,“洗手奉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人类社会在道德建设方面的一个标杆,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和践行。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瓮中之鳖(意思解释)
- 畏缩不前(意思解释)
- 翻箱倒柜(意思解释)
- 回光反照(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神出鬼入(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今来古往(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通时合变(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薪尽火灭(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洗手奉公的意思解释、洗手奉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轮扁斫轮 |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的造车工人;斫轮:用刀斧砍木制造车轮。指精湛的技艺。 |
穷年累世 | 形容时间长久。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满腹经纶 |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色中饿鬼 |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铁树开花 |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黑天半夜 | 指深更半夜。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